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及國家能源局共同編制發布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1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到2020年,我國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530MW。 據介紹,我國地熱資源相對豐富,目前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全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1.25萬億噸標準煤。據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間,我國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可拉動投資約1400億元,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合計約為2600億元。此外,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還可帶動地熱資源勘查評價、鉆井、熱泵、換熱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和設備制造產業的發展。但由于地熱能發展仍存在諸多制約,包括資源勘查程度低,管理體制不完善,缺乏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等。 《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我國開展干熱巖開發試驗工作,建設干熱巖示范項目。到2020年,我國地熱能年利用量7000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萬噸標準煤,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 《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我國地熱能開發的重點任務:一是在全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普查的基礎上,查明我國主要水熱型地熱區及淺層地熱能、干熱巖開發區地質條件、熱儲特征、地熱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并對其開采技術經濟條件做出評價。二是積極推進水熱型地熱供暖在京津冀魯豫和生態環境脆弱的青藏高原及毗鄰區集中規劃,統一開發。三是大力推廣淺層地熱能利用。四是在西藏、川西等高溫地熱資源區建設高溫地熱發電工程,并建立、完善扶持地熱發電的機制和政策體系。五是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六是加強信息監測統計體系建設。七是圍繞地熱能開發利用產業鏈、標準規范、人才培養和服務等,完善地熱能產業體系。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