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終于落地,然而短短一個星期內,局勢發生反轉,5批新能源車目錄要推翻重審,“這讓人情何以堪,什么時候能賣車?”“還沒上市車就虧錢了。”原本以為終于可以擼起袖子加油干的企業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經歷了2016年的多事之秋后,剛剛步入新年的新能源車行業開局也并不太平。趕在年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終于落地,原本以為可以擼起袖子加油干的企業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近日,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官網近日發布通知,2016年發布的1-5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要重新核定,企業要按照前不久發布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的有關新的技術要求,重新進行申報。 這一紙通知讓新能源車企們淚奔。吉利新能源汽車某負責人向記者感嘆:“已經發布的五批車型目錄集體作廢,這讓人情何以堪,我只關心什么時候能賣車,相關部門要加把勁兒。” “企業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審批快一些,否則銷售都會停滯。”騰勢汽車銷售市場副總裁胡曉慶說。 而北汽新能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企業內部早得知前5批推廣目錄要作廢的消息,所以第四批與第五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發布之后,企業也沒敢放開手腳賣車。 不過,影響也并非都是不好的,比亞迪汽車京津地區營銷總監趙長江認為,歷經一番淘汰后,對于更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來說,市場機會更多。 據統計,此前已入圍1-5批《目錄》的車型達2193款,全部推倒重來勢必在短期對車企銷量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由于《目錄》需要重新審核,企業拿不到補貼,生產銷售停滯,特別是對于補貼金額較大的客車企業,而對于乘用車企業,即使現在按照訂單生產,交付車型,但由于暫時無法獲合格證,無法上牌,也只能等到正式《目錄》落地才能銷售。 為了能再次進入《目錄》,企業需要從研發、生產、測試、審批推倒重來滿足新技術,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相關工作可能到今年第二季度才能完成,由于銷售停滯,今年一季度或將出現較大幅度的環比下降。”業內人士分析。 此前,自2016年工信部先后發布三批《目錄》之后,受到騙補的影響,自2016年4月,申請《目錄》相關工作全面停止受理,由于無法進入目錄,企業銷量受到影響,庫存量上升。八個月之后,隨著騙補調查結果落地,在2016年年底前,工信部連續發布了兩批新能源車推薦目錄,兩批推薦目錄中間僅僅間隔26天。 這也是導致今年12月新能源市場銷量數據再次出現井噴的原因。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透露,2016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11萬輛,全年總計銷售51.7萬輛。 除了短期內無法賣車,更讓企業擔憂的是,按照剛剛落地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車企承擔損失也是必然的,而無法適應新技術要求的車則更不好賣出去。“車還沒上市就面臨虧本,企業壓力很大。”某新能源車企負責人一聲嘆息。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