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雙積分”政策 新一輪小合資潮趨勢初現 《2016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報告》顯示,公示的122家乘用車企業中,完成油耗年度目標值的僅有79家,也就是說,還有40余家車企的平均油耗并不達標。依據雙積分政策,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可在關聯企業間轉讓。因此應對雙積分政策,與國內車企新建新能源汽車公司,成為外資車企一種快速而有效的途徑,與此同時,還可以獲得新能源正積分的優先購買權。 事實上,小輪合資潮趨勢已經初現。今年5月,新能源汽車發布公告,將于新能源汽車合資生產純電動車,據悉,其第一款車將會在2018年投放市場。今年7月,戴姆勒與新能源汽車簽署合作協議,表示在北京奔馳工廠生產純電動車和動力電池;8月,福特與眾泰簽署合作備忘錄,擬組建純電動車合資公司;而就在8月底,雷諾-日產聯盟與東風簽署協議,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公司。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1-8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5萬輛,比亞迪、知豆、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上汽榮威等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列。顯然,選擇與早有布局的自主品牌進行合作,會為外資企業的新能源布局提速。可以預見,雙積分辦法的落地,或能帶動更多外資企業與中國自主品牌進行合資。 2020年為大考 多車企已推新能源戰略 依照雙積分管理辦法,國家對2018年的新能源積分不做考核,對2019年度、2020年度,其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同時,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以等額結轉一年。同時,2019年度產生的新能源汽車負積分,可以使用2020年度產生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進行抵償。 也就是說,實際是將2019年和2020年進行合并考核,2019年產生的新能源負積分,可以使用2020年產生的正積分進行抵償。因此,2020年才是各車企真正面臨新能源積分大考的時間。目前乘用車研發周期一般在三四年,現行雙積分政策其實也為各家車企研發出高質量的新能源汽車留有時間。 事實上,目前,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汽車行業的大勢所趨,歐洲多國也紛紛公布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我國推出雙積分政策,亦是希望車企更加注重研發新能源技術,促使其調整產品結構,以此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而對于車企,無論是因應對中國雙積分政策還是自身產品策略使然,他們已經開始了對新能源車領域進行進一步布局。 大眾集團:今年1-8月,大眾集團在華共銷售約193萬輛,穩居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榜首,事實上,銷量巨大同時也意味著將需要更多的新能源積分。今年6月,大眾集團公布其在華新能源戰略。大眾中國CEO馮思翰表示,至2020年,大眾汽車將基于現款車型推出13款新能源車型,同時基于創新平臺打造的新一代純電動、全面互聯化車型將于2020年起登陸中國。目前大眾集團在華銷售的新能源車是奧迪的兩款插混車型,據了解,即將推出的純電動車分別為大眾高爾夫電動版e-Golf和奧迪代號為X55BEV的小SUV。
豐田集團:豐田于2016年12月組建純電動汽車事業部,并預計首款全新電動車型在2020年量產。而對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豐田表示,2018年將在華推出雷凌和卡羅拉的插混車型。另外,豐田也在減產或停產在華的高油耗車型來減少油耗負積分,比如86和蘭德酷路澤。 本田集團:雙積分政策實施后,本田汽車公司表示,計劃明年在中國推出一款電動電池汽車,并會“努力擴大新能源汽車陣容”,以達到配額。這應該就是指其聯合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兩家合資公司將于2018年推出的首款中國專屬電動車。在2030年,使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達2/3。 通用集團:9月15日,針對中國市場新能源車的發展方向,通用汽車掌門瑪麗·博拉提出,到2020年,將推出至少10款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旗下將近全部產品在華實現不同程度電氣化技術。目前,通用汽車有兩款插混車型在售,分別是別克VELITE5和凱迪拉克CT6PHEV。如果按2020年會有10款新能源車型推出,那么,明年就要抓緊了。
現代集團:目前,伊蘭特EV是在華銷售的唯一純電動車型。現代表示,將于2018年在華推出2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款新車或為索納塔插電式混動版本、領動插電混動版。 寶馬:目前,寶馬在華共推出5個車系9款新能源車:純電動BMW i3三款車系,超級跑車BMW i8兩款車系,BMW 740Le插電式混合動力,BMW X5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國產BMW X1插電式混合動力。同時,寶馬也將于明年上半年在華推出全新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此外,為配合新能源車生產,華晨寶馬將在10月24日開設動力電池中心。 福特:在今年4月,福特宣布在華電氣化戰略,將在2018年上半年上市國產蒙迪歐Energi和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同時在8月,福特、眾泰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擬在國內建立新合資公司,將生產懸掛全新logo的新能源車。對于具體合作規劃,之后擇機公布。 長城:2017年,長城調撥300億元用于新能源和智能化研發。據悉,長城計劃推8款純電動車。同時,今年,WEY品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W01和長城品牌純電動車型C30R將正式上市。此外,長城以增資入股方式獲得河北御捷25%的股權,未來,河北御捷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將全部直接轉讓給長城汽車。同時河北御捷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長城汽車出售。 長安:目前在售有新逸動EV、新奔奔EV兩款純電動車型,長安表示,將陸續推出逸動PHEV、CS15 EV以及CS75 PHEV等產品。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將達到400萬輛。 華晨:目前華晨汽車的新能源車型主要以A0級的純電動車型為主。據華晨汽車介紹,未來將推出A0級、A級等不同級別的車型,同時還將推SUV中大型乘用車、電動物流車及PHEV車型。具體來看,華晨汽車將在2017年及2018年推出兩款純電動車型及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華晨表示,將在2018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萬輛的目標。 倒逼車企轉型升級 加快新能源車產業化進程 事實上,雙積分政策落地,正是讓傳統燃油車企不得不加快新能源車的研發。如今延遲一年實施,并且讓2018年和2019年合并考核,也為這些傳統燃油車企留出緩沖時間。有行業人士表示,雙積分政策落地將必然加快外資車企在華的新能源車產業化進程。同時,油耗積分和新能源車積分并行實施,也有助于車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同時有利于新能源車產業健康發展。 另外,在雙積分管理辦法中,對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量或進口量不滿3萬輛的乘用車企業,不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與之前的5萬輛標準相比,必然會圈入一批小中型車企,崔東樹認為,這將有利于實現小企業更快做大做強,也有利于行業的兼并重組和弱勢企業淘汰。當然,對于自主品牌來講,仍有一半體量較大的自主品牌還未開展新能源布局,在雙積分政策和市場趨勢的導向下,未布局的國內自主品牌企業也將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50萬輛,累計產銷量為100萬輛,中國早已成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生產和銷售市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表示,2020年,規劃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將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隨著雙積分政策的落地實施,相信會盡快達成200萬輛的規劃生產目標。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