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有望連續5個月站在榮枯線之上,政府財政投入的加大,加上外圍經濟并沒有明顯受到英國脫歐影響,都對制造業形成了支撐。 中國國家統計局將于北京時間下周一(8月1日)9:00公布7月份官方制造業數據。截至周四(7月28日),外媒調查的14位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為50.1,有望保持環比穩中有升。經濟學家們的預測范圍為49.7至50.3。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稱,“中國政府持續的宏觀調控政策和財政投入上的不斷加大,對經濟的托底和平穩起到了重要作用,穩定了制造業。”他對7月份官方PMI的預測剛好是50。 今年3月的兩會上,中國政府將2016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6.5%-7%,并宣布將動用有史以來最高的財政赤字率、實施靈活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和推動國企改革來推動經濟增長。 本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6.7%,略優于預期,顯示政府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繼續奏效。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本月表示,中國將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上個月,經濟學家們還在擔心外圍政治事件對市場情緒的影響,不過環球金融市場在本月的表現似乎解除了對英國脫歐的警報。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駐新加坡經濟師周浩指出,“整體外圍環境也在改善,包括美國的經濟數據以及韓國的GDP和臺灣的出口訂單表現都不錯。” 他表示,“我之前認為英國退歐可能會影響市場情緒,所以對PMI的預測比較保守,但從這個月的市場走勢看,是有所企穩的,而且很多市場回到了退歐前的水平。” 國內方面,周浩指出,發電量等高頻數據也釋放了一定的積極信號。他給7月官方PMI的預測數值是50.2。 中金公司27日發表報告稱,中國的高頻數據確實顯示,近來供需關系的變化可能會有利于以煤炭鋼鐵為代表的上游行業利潤率回升。 從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看,中國經濟出現了好轉。7月末公布的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了5.1%,較4、5月份的數據都有所提升。 近期公布的一批非官方中國經濟指標也顯示,經濟企穩的勢頭在延續。基于數家民營機構調查的報告均顯示,7月份經濟略微好轉,大型和小型企業的信心皆提高,銷售經理的信心保持穩定。衡量鋼鐵行業信心的一項指標強勁反彈。 不過,數位分析師及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在二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后還是表達了對經濟前景的擔憂。盛來運表示,中國經濟面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英國脫歐給世界經濟增添不確定性。同時,傳統行業乏力和小企業貸款困難抑制了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 溫彬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還是存在,制造業表現可能就是懸在榮枯線上,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不明顯,明顯收縮的可能也不大。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