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為促進節能減排,我國近兩年出臺了許多利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不過環保和發展是統一的,補貼政策驅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強勁增長下,已培育出部分個人需求。尼爾森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聯合發布的《中國汽車消費者白皮書》即顯示,隨著環保意識提高和多元化產品的投放,新能源車的購買開始轉變為政策和個人需求雙重驅動。 而在政府著力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同時,車企作為市場和提升自主品牌競爭力的主體,也應通過新產品推出、營銷服務等,進一步激活消費者對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新產品的購買需求。順應“互聯網+”與汽車業生產、銷售、消費融合趨勢,車企應利用眾包、電商、分時租賃等商業模式或渠道緊密聯系消費者。這樣消費者對汽車設計、功能的多樣化需求可以促進企業開發新產品和提供新服務,而新產品和新服務又能刺激消費者更多更深的需求。 比如基于用戶的車內娛樂、導航需求,車企與互聯網公司合作開發人機智能互動系統,這些超出用戶預期的便利性系統會進一步釋放更多潛在的消費需求。依此,通過消費者需求引領創新供給,新供給又能激活新需求,有利于實現供需狀態的平衡,進而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