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圈內,豐田和大眾的關系多少也有點這樣的意味,事關這兩者近年來的角逐已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盡管在中國市場當中,大眾過得遠比豐田滋潤,但是全球的年度銷量表現上,大眾已經連敗給豐田5年。 今年1月,大眾集團CEO穆勒公開表態稱:“在我看來,把重點放在銷售量和創下銷售紀錄上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實質上,2016年全球銷量冠軍的爭奪從第一季度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今年1季度的財報顯示,大眾汽車集團以微弱優勢險勝了豐田汽車,成為1季度全球銷量冠軍。此次大眾能夠在第一季度險勝豐田的主要原因,與豐田經常受到的地震等災害而影響產能有關。實際上,大眾與豐田雙雙都在下滑。 目前來看,豐田今年將仍能保住其全球銷量冠軍的寶座,因為豐田已開始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同時,大眾集團早前因尾氣排放而遭遇的罰單將在今年下半年兌現。 另一方面,雖說中國市場暫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大眾在尾氣危機之后將進一步押寶中國,這將使得其與豐田,甚至通用之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豐田保守依舊
當中國汽車市場進入緩增長之后,全球的汽車企業都要思考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在這樣的“紅海”市場當中,搶食更多的份額。 根據大眾汽車公布的銷量和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大眾集團以250.8萬輛的成績險勝豐田,暫時成為全球銷量冠軍,同比增長0.8%。而豐田集團(包括大發汽車和日野汽車在內)今年一季度的全球銷量則為246萬輛,同比下滑2.3%。 雖然豐田汽車已連續五年稱霸全球銷量,但是在中國市場,豐田依然難以稱為一個主流品牌,至少在銷量表現上來說跟大眾、通用還有著較大的差距。對于世界第一的表現,中國汽車行業的綜合判斷是認為豐田汽車過于保守,在遇到需要做決策的時機,豐田總是習慣性地“看看再說”。 以技術投入為例,大眾汽車剛剛研發并公布的DSG雙離合技術,便在當年正式輸入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的生產,雖然在后來的多次故障使該技術成為了大眾的一個敗筆,但卻在當時給市場和消費者留下了“大眾汽車技術領先”的主觀印象。相比之下,在當時還使用4AT變速箱的豐田汽車,在銷售終端被競品銷售人員冠以“技術落后”的標簽而無從辯駁。 同時包括豐田旗下的雷克薩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國產化進程也是一拖再拖。在中國媒體一再追問雷克薩斯中國高官何時國產的問題之后,雷克薩斯高官也不止一次反問,“國產就真的好嗎?品質如何保障?”等話語以暗示雷克薩斯的國產化目前仍懸而待決。 事實上,豐田汽車的理念并非保守,而是追求穩健的高增長,特別是對高利潤率的追求,這在日系汽車品牌當中十分常見。因此,豐田并不會一味地把希望押寶在中國市場之上。 有業內人士評論表示,中國市場是一個喜新厭舊的市場,消費者比較熱崇追捧新車,因此產品的更新頻率要高于其他市場,包括大眾為中國市場也改變了以往7年一換代的模式,提前為4年換代。近幾年豐田的增速主要源自對于自身產品和技術的更新。 進入今年以來,豐田對于中國市場就保持額外的謹慎,年初豐田中國發布的今年預計目標,只微增長2.4%,預計今年實現銷量115萬輛。豐田中國新聞發言人牛煜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與數字相比,安全而高品質的汽車產品、更優質的顧客服務以及基礎扎實、穩健發展的“年輪經營”戰略始終都是豐田更為重視的。“豐田從不把銷量、排名當作追求的目標。” 有一不愿具名的豐田合資企業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豐田日方的代表一直保持著樂觀且謹慎的態度,今年豐田將根據引入的新品作出的市場反饋性調整,比如引入新動力的改款等。 雖然今年一季度豐田給了大眾反超的機會,但對于今年全球銷量冠軍大眾來說卻是有心無力。 大眾的困境
作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品牌,大眾汽車近幾年對于中國市場的依賴越發嚴重。集團有近一半的銷量來自中國市場,而受到尾氣門事件的持續影響,大眾汽車集團后續發展仍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 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CEO穆勒對外表示,打算推出一項全面重組計劃,這將是該公司數十年來最廣泛的改革,旨在通過大舉進軍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數字化移動服務市場等方式,努力擺脫尾氣排放危機的影響。 穆勒要精簡大眾汽車的表現,早已在業內的預期之中,事關大眾汽車的盈利能力長時間飽受詬病,遠遠不如豐田汽車或通用汽車等競品對手。數據顯示,2015年豐田的凈利潤高達205.4億美元,通用汽車為97億美元,而大眾則出現了13.61億歐元(約合15.5億美元)的虧損。 根據穆勒的設計,大眾汽車新規劃命名為“2025戰略”,計劃調整集團旗下幾個發展疲弱的項目,希望通過有效利用公司的規模和產品跨度來壓縮集團的成本。 除了集團架構重組,妥善處理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的相關問題將是大眾汽車集團今年的核心任務。穆倫對媒體表示:“當前情況下,大眾汽車集團的首要任務仍是為受影響的客戶提供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 民族證券分析師曹鶴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大眾今年下半年或將面臨高額罰款的落地,因此必須有所動作來應對罰款的落地,同時也是要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去年在尾氣排放事件上,大眾汽車集團在2015財年產生了162億歐元的額外開支,同時其面臨來自各國民間的訴訟索賠還尚未兌現。 曹鶴對此表示,大眾或將還要為此付出數百億美元的賠償金,這也將直接影響大眾對未來幾年的實際投入。“不排除大眾變賣資產套現的情況發生。”而對于今年是否會面臨賠償問題,大眾中國并未予以回應。 因此,大眾汽車雖然在第一季度險勝了豐田汽車,但是最終能否在豐田的調整年徹底將其擊敗的主要因素,還在于大眾今年會不會面臨高額賠償金的索賠發生。“大眾集團并不會因此被打垮,但是受累延緩發展速度是可以預計的。”曹鶴對此表示。“很多中國企業翹首以盼,等著收購大眾的優質資產。”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