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洲正在舉辦卡車列隊行駛挑戰賽,沃爾沃、曼、斯堪尼亞等6家車企陸續派出車隊參與其中。由于列隊駕駛,堪稱“無人駕駛”的過渡,因此再度 掀起了業內對于無人駕駛技術的討論。歐洲甚至提出,2020年車輛列隊行駛能夠在實際道路上運行。這意味著,無人駕駛即將實現。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就 國內的情況而言,受到諸多限制,提及無人駕駛還為時尚早。 道路網縱橫交錯 識別街道標識有困難 為了實現無人駕駛,國外主流卡車品牌,早在多年之前就著手研究這一項目。進入新世紀以來,奔馳戴姆勒先后開發了ESC、ACC、AEB、車道偏 離等多項主動安全技術,并將這些技術進行集成整合,配備更加豐富靈敏的傳感器,試圖達到自動駕駛的目的。除了奔馳戴姆勒,沃爾沃、斯堪尼亞也相繼推出類似 的研究計劃,追趕“無人駕駛”這一潮流。 縱觀各大車企對此推出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發現自動駕駛技術是基于一系列傳感系統之上的。傳感器以及全景攝像頭掃描到障礙物后,會向數據處理中心發出信號,處理系統則會傳遞相應的指令,實現減速或停止。 卡車能夠上路,實現自動駕駛,需要完全識別街道上的各種標記,以及前方道路狀況。車載立體攝像頭和傳感器雖然可以識別單雙車道、人行道、移動和 靜止的物體,但實際道路上的指示標記往往非常復雜。如果對道路不熟悉,老司機都會做出錯誤判斷,更何況一輛無人駕駛的卡車呢?在普通的高速公路上,做到正 確識別尚有可能,但中國的道路網縱橫交錯,道路上是否有符合規范的標志,能否被車載攝像頭識別,都不能夠保證。城市大都如此,更何況農村。 遭交通堵塞、事故 無人操控很尷尬 除了遭遇道路上標識混亂無法識別的尷尬, 自動卡車還會碰上交通堵塞,趕上一兩起交通事故也在所難免。城市間的物流貨運,都有一定時間限制。一般情況,司機需要保證在規定時間交貨,超時交貨往往會被克扣運費。 然而,國內的路況較差,即使在高速公路上,堵車和事故也非常多見。自動駕駛的卡車,由于缺乏駕駛員及時操控,機動性就會受到一定限制,這有可能 導致交貨延時,影響運輸效率。因此,無人駕駛若想真正實現,需要大量匯總即時的路況信息,遭遇堵車、交通事故等一些突發狀況,也需要控制中心的人員在后方 做出及時處置。因此,無人駕駛的卡車做到真正上路,需要強大的后援支持。 借助互聯網 黑客攻擊麻煩大 除了受到路面狀況的限制,自動駕駛的卡車由于需要更多借助信息技術,通過無線互聯網操控行駛,因此更有可能遭到黑客攻擊。黑客通過網絡獲取車主 個人信息,肆意篡改設置,就會給行駛中的卡車造成大麻煩,嚴重影響周圍車輛及人員的安全。科幻片里,描述的機器人被肆意操控,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的場景,就 不是純屬扯淡了。 當然,這樣說還是略微夸張,但可以肯定的是,內部程序遭到木馬攻擊,將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保護用戶信息,配備一套高級別防御系統,非常關鍵。 超載超限如何罰 監管方式待調整 另外在行政監管方面,自動駕駛卡車路遇交警、路政,例行檢查該怎么辦?依照國內的情況,卡車路遇檢查點,需要停車接受交警的例行檢查。超載、超 限等一系列問題,便紛紛被一個個揪了出來。貨車司機罰款的罰款,扣分的扣分,按照規矩處理。然而,如果這是一輛無人駕駛卡車,交警該找誰呢?是車主,還是 貨主? 筆者在此只是以超載超限這類問題為例,旨在說明現有的法律法規,滿足不了未來無人駕駛卡車上路后的管理需求。伴隨無人駕駛卡車走進現實,相應的法規有待調整,新的管理制度需要制定。不過,法律法規的制定需要時間。 編后語 無人駕駛真正實現還需要相關部門健全統一標識,制定新型的管理標準,推出更為強大的后勤支持系統,方能真正落到實處。車輛本身技術的革新,還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作為后盾。無人駕駛若想實現,未來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不能一蹴而就。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