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企業還熱衷于“離岸外包”,即將生產制造轉移到如中國和拉丁美洲等成本較低的地方。 近年來則興起一種與之相反的方式,稱為“就近外包”,即企業將生產制造遷回到離本國較近的地區,比如美國的一些企業就采取了這種方式,原因是其他地方的燃油價格和人工成本都上升了。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的決策不再僅出于成本考慮。 現在,全球制造業的格局再度發生變化。 麥肯錫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就近外包”并不是指將生產制造從一個地點轉移到另一個地點,而是去適應變化,并為此作好準備,變化的根本是隨處都能生產制造,這是一種最前沿的趨勢。 不同之處是這個革命性的轉變既不體現在地理版圖上,也不是國家或大洲之間的競爭。 這一革命性的新趨勢涉及更深遠、更復雜的因素—這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獲取創新的制造技術,以超越基礎數據的方式進行考慮,從而設計制定最高效的供應鏈。簡單來說,這就關系到企業如何把握大局,從而作出最佳商業決策。 正因為能提供可靠的航空、陸運和海洋運輸服務,聯邦快遞見證了這個全球性的新趨勢對各種行業產生的影響。就聯邦快遞自身業務而言,我們已經看到海運業務作為我們的運輸解決方案之一,凸顯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因此,對于很多公司而言,不能再通過簡單的計算來選擇生產地點了。 在亞洲,制造業正向中國中西部地區、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轉移。專業技術中心也相當重要。比如,新加坡是醫藥和醫療器械的生產中心,韓國是科學技術的集中地。與此同時,中國也不再是從前的“世界工廠”,已經從供應鏈的前端轉移到了中心位置,成為創新的動力源。 亞洲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正在蓬勃發展。事實上,目前它已占到東盟貿易總量的37%。預計到2025年,新興市場的需求將占全球總需求量的66%。因此對于某些行業而言,繼續將生產制造基地設在亞洲的新興市場比搬到美國或墨西哥更合理,這樣它們就能更靠近中國和印度這樣規模龐大的消費市場。 然而,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有相同的理由成為具備吸引力的制造業基地—美國市場,此外,還享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優惠待遇。 有些公司希望縮小與工廠所在地之間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有些公司則希望能管控自己的業務,那么只有就近選址才能滿足這一點。 跨境業務對某些企業來說也是一項障礙,不過這項障礙并非難以逾越。聯邦快遞與不計其數的客戶合作,幫助它們提高通關的速度,并確保其業務不受各國進出口法規的影響,即使這些目的地離公司的總部較遠。 然而,我們不能總是一概而論。中國是領先的汽車生產國及消費市場,它提供規模經濟和大量勞動力。當然,還有墨西哥和英國,它們同樣在汽車制造上擁有提供技術嫻熟的勞動力的優勢。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日產公司分別在墨西哥阿瓜斯卡連特斯和英國桑德蘭兩地生產汽車,這說明了企業在選擇生產基地時并不總是遵循同一全球標準。 創新技術也將對未來的制造業和所在地區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報告中,麥肯錫以3D打印技術為例,說明了企業可以更好地利用公司內部的打印機,從而取代傳統的零件供應商。 還有一些公司正在設法為制造型企業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并把復雜的全球局勢整合起來。由洛桑大學開發并獲得美國商務部支持的CostDifferentialFrontier軟件能通過分析比較勞動力、貿易融資、法律法規、運輸成本、監管等因素,幫助企業找到最佳的落腳點。 無論采用何種解決方案,關鍵在于能否在世界各個角落充分利用并發揮全球經濟的連通性。 簡單通過評估勞動力成本而作出決策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于大多數公司而言,“就近外包”不能只考慮單一因素,而是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 現代制造型企業希望它們的供應鏈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這又要求它們能夠采用多種經濟可靠的方式與其遍及世界各地,有著多樣化、高要求的客戶相連通。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