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還要從3月23日,某汽車網站聯合20家汽車企業,發布所謂的“自主品牌”正式更名為“中國品牌”的宣言說起。 “在我看來,這純粹是一種商業炒作,而且在提及中國品牌時,還夾帶了很多‘假洋鬼子’,這是對自主品牌的弱化,更是一種無稽之談。”徐秉金頗為氣憤地說。 為什么要強調“自主品牌”,因為核心內容是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即便桑塔納國產化率可以達到百分百,但背后的技術和產權是別人的,你就不能出口。當年以出口換外匯為初衷的想法,不切實際,因為我們忽視了知識產權。”徐秉金向中國經濟網記者敘述了他的想法。 現在中國汽車的不少企業成了外國的代工廠,“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知識產權不在自己手里,就是在為別人做嫁衣裳”。徐秉金表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鼓勵發展自主,強調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道路,繼承創新、吸收再創新。應該把精力都放在自主創新上,創造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汽車。” “我們真的需要咬緊牙、憋住氣,專心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而不是一味地合資。”徐秉金先生頗有感慨地說,“現在馬路上跑的,有幾輛是真正我們自己的汽車!” 李克強總理批示:汽車產業自主創新發展應予重視 近年來,徐秉金對自主品牌的發展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并多次向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上書”建言。在一份徐秉金聯合多位業內人士,共同給李克強總理的報告上,中國經濟網記者清晰地看到總理的批示:“汽車產業自主創新發展應予重視。所反映問題,請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研究”。 這份名為《強國之路突破口——關于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建議》的報告(以下稱《建議》),在去年10月上報給李克強總理,并很快得到總理批示。《建議》由徐秉金和多位行業人士共同起草,包括原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黨組書記李剛,原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徐興堯,原中國第二汽車廠總工程師宋延光等。 《建議》指出:“自從2010年起至今,中國自主品牌轎車銷量持續萎縮,2013年,自主品牌轎車銷量僅為329.63萬輛,所占市場份額已經低于27%;2014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轎車銷量連續三個月下跌,比去年同期下降15.5%,市占率更跌至23.4%,而同期僅德系一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就達到28.7%。” 徐秉金分析指出:由于國內各車企在快速發展中,注意力基本集中于產量和銷量的擴張,長期忽視對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的掌握和開發,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汽車生產企業整車技術在發動機、變速箱、汽車電子及整車設計上有著明顯的代差,“汽車零部件問題,更為嚴重”。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央為中國汽車產業合資提出‘引進、吸收、消化、創新’,在八到十年內形成自己生產能力的原則。幾十年來,中國汽車企業從合資中學到了現代汽車生產方式,但初衷卻沒有實現。”徐秉金說。 人物介紹:徐秉金 曾先后在機械工業部、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工作,歷任國家計委外事局副局長、國家經委機電局副局長、國家計委工業綜合二司副司長、國務院機電產品進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主任,外經貿部機電產品進出口司司長、部長助理。長期代表國家工業系統參加中美市場準入談判、GATT(關貿總協定)和WTO(世界貿易組織)談判,曾擔任中國代表團副團長以及GATT和WTO的主要談判代表。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