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為何將北京現代的第四工廠和第五工廠分別選址在滄州和重慶,前述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智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最主要是因為目前整個京津冀的大戰略指引,適應整個國家經濟發展戰略。 此外,還有北汽集團在滄州已初具規模的配套基地,以及滄州便捷位置的兩個原因。 而北京現代的重慶工廠,則是順應國家經濟發展三大產業鏈之一的“長江經濟帶”,“北京現代這幾年的發展跟國家戰略發展是完全吻合的,滄州工廠完全適應京津冀的發展。而重慶工廠則適應中國未來長江經濟帶的大戰略要求,重慶也符合原來提出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劉智豐補充道。 新增60萬輛產能的消化難題 據了解,北京現代滄州工廠今年開工以后,預計在2016年年底正式投產,初期將投產一款經濟型轎車,同時還有一款SUV的產品,其中經濟型轎車年產銷目標20萬輛,SUV承擔其余10萬輛產銷任務。將助推北京現代一年產銷增長30萬輛的規模。 同樣,重慶新工廠規劃年產能也為30萬輛,預計于明年第二季度動工,2016年下半年開始投產,主要負責制造小型車和中型車。 兩個新工廠各自有30萬輛產能,再加上北京現代現有的100萬輛產能,未來,北京現代的總年產能將達到160萬輛。一下子新增的60萬輛產能,北京現代能否實現產能與銷量的同步,成為了大家關心的話題。 對此,劉智豐回應稱,第一,北京現代的產能發展從來都不是激進的,與很多競爭品相比,在產能規劃上不是超前,甚至某種程度上講還是落后;第二,北京現代從來不是為了產能規劃產品,都是有產品以后規劃產能。 “所以北京現代未來增加60萬產能,在這個競爭格局下并不是超前的,應該是吻合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劉智豐補充道。 雖然,劉智豐認為受產能限制,公司增長速度不大,但事實上在前述知名汽車分析師張志勇看來,相比其它合資公司,北京現代的增長速度已經很快,而對于60萬輛產能的增量問題,其表現得相對樂觀,“北京現代的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的60萬產能是在未來幾年內逐步釋放出來,不會顯得太激進,況且,新建的工廠未來也并不局限一定生產北京現代牌的產品,北汽集團的市場增長空間是可以利用的”。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