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出現明顯分化 價格仍處弱勢震蕩態勢,出現明顯分化。數據顯示,2015年1月,國內鋁價仍停留在20多年前的水平,銅價同比下跌19%,鉛價同比下跌11%,錫同比下跌9.7%。但國內鋅、鎳價格上漲勢頭明顯,鋅價同比上漲7%,鎳價同比上漲13%。同時,一些小金屬價格上升,如鉍價上漲43%,鍺價上漲2.5%。 分析認為,部分金屬價格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寬松貨幣政策導致資產和套利需求升溫、我國刺激消費政策取得一定效果、市場預期回升等。鎳價大幅上漲,還受到印尼新政及西方制裁俄羅斯等因素影響。 效益總體好轉 在效益方面,2014年1~10月,8645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077.3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利潤總額1183.2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主營活動利潤184.9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礦山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6.5;冶煉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3%;加工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9%。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為19.7%。虧損額328.3億元,同比增長9.7%,增幅比1~9月收窄0.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2014年1~10月,612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9.7億元,同比下降73%。私人企業實現利潤961.1億元,同比增長8.8%。 有分析認為,企業實現利潤總體好轉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家出臺一系列“微刺激”和“穩增長”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二是電解鋁用電成本有所下降,進口銅精礦加工費回升;三是民營企業對行業盈利的拉動作用顯著;四是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費用增幅回落。 但電解鋁產能過剩尚未根本化解,該行業實現扭虧為盈的任務非常艱巨;有色金屬企業資產產出效益低下、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成本和財務費用居高不下以及應收賬款偏多等;目前,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價格普遍回落、以上這些因素都將對有色金屬企業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制約有色金屬行業效益持續好轉。 面臨形勢 短期挑戰不少長期前景光明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王琴華認為,當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大致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全球經濟緩慢回暖,但短期內大宗商品價格依舊疲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3.7%,美國可能達到2.5%,總體上緩慢回暖。但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和價格不可能迅速復蘇。2014年以來,銅、鋁價格仍將下跌,鋅、錫價格底部支撐雖已形成,大幅攀升動力依然不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三期疊加”階段(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一些過去的競爭優勢正在削弱,新的競爭優勢尚有待逐步形成。同時,國際經濟對中國的帶動作用減小,自2011年起,中國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開始低于GDP占全球的比重,傳統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在2011年和2012年連續下降。 二是深化改革將帶來長期紅利,但短期不可避免出現陣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但從短期看,改革面對的大多數是難啃的硬骨頭;膺^剩產能、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格控制城鎮建設用地等措施都將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3500多家企業的調查表明,產能過剩仍呈現行業面廣、絕對過剩程度高等特點,2013年企業設備利用率僅72%,68%的企業認為,消化過剩產能至少需要3年以上。 三是有色金屬長期需求保持增長,但產品結構還不能適應需要。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需求升級的措施,城鎮化“三個一億人”帶來數以百億平米的房屋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我國出口貿易結構變化顯著,“襯衫換飛機”正在轉化為“高鐵換石油”,2013年機電產品出口上升到外貿出口總值的57.3%。隨著世界經濟復蘇,許多國家高速鐵路、電力、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更新將迎來高峰,這些都將使得有色金屬需求保持增長。但從近期來看,有色金屬產品結構還不能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在新產品研發、應用拓展領域還比較薄弱,技術創新能力有待提高,原始發明屈指可數,自主保障國家重大需求能力明顯不足。 四是國際環境總體上持續改善,但短期內制約因素復雜。從國際環境看,三季度發達經濟體整體回暖,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繼續放緩,復蘇格局出現新的分化,全球GDP環比增長3.1%。但國際利益格局調整十分復雜,貿易保護主義、資源民族主義傾向抬頭,影響行業發展。2014年,印尼政府禁止鋁土礦、紅土鎳礦出口,將影響我們60%以上的鋁、鎳原料進口來源。WTO做出美歐日訴我鎢、鉬、稀土出口管理措施案終裁,將對我們優勢稀有金屬管理體制產生重大影響。 我國境外投資成本不斷上升,幾乎所有項目建設資金均超概算,有的項目甚至超過概算數倍。今年以來,國際上大事不斷,國際關系緊張,文化、宗教、民族沖突頻發,也加大了走出去的風險。 未來展望 延續弱勢震蕩提升效益難度加大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趙武壯預計,2015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將延續弱勢震蕩態勢,總體處于調整階段。有色金屬價格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美元持續堅挺,美債利息上升,打壓了以美元計價的有色金屬價格。第二,發達經濟體消費平穩,中國等新興經濟體需求增速放緩,由于缺乏拉動因素,實體經濟對有色金屬需求增幅回落。第三,在需求快速增長階段形成的巨大產能逐步釋放,全球有色金屬供給充裕,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預計2015年,國內外市場銅、鉛等金屬價格將延續震蕩下行態勢,尤其是銅價仍存在下行的壓力;鋁、鋅等金屬價格受成本支撐,下行空間有限,但國內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導致價格走勢弱于國際市場;鎳、錫價格難有起色,將處于弱勢整理狀態;黃金等貴金屬將維持弱勢震蕩的格局,多數稀有稀土金屬價格也將走勢疲軟。 在有色金屬價格進入周期性調整的背景下,人力資源及環保成本的剛性上升,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局面的延續,企業稅費負擔難以減輕,都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構成壓力。因此,2015年有色金屬企業經營依然困難,產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提升的難度很大。尤其是電解鋁行業,實現扭虧為盈的難度更大。很可能在已經連續三年全行業虧損的基礎上繼續虧損。 發展建議 認清形勢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趙武壯認為,只有認清形勢,才能抓住機遇,占據未來競爭的制高點。當前,國內外資源市場進入階段性調整周期,這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優化結構,培育新的發展動力,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提供了重要機遇。當前特別需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包括電解鋁在內的部分冶煉產能,以及普通銅、鋁加工產能過剩是當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隨著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我國有色金屬消費的增長速度已經由兩位數回落到一位數,并還將進一步下降,不可能再出現快速增長的局面。在傳統市場相對飽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大量涌現的背景下,調整存量,優化增量,爭取在擴大有色金屬應用方面有所突破,通過“疏”“堵”結合的舉措化解產能過剩,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必然形成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是著力培育創新驅動能力。創新驅動不足是行業發展質量效益低下的關鍵原因。如全國硬質合金產能4萬噸,產量剛上2.5萬噸臺階,但大部分是中低端產品;高性能、高精度的高端硬質合金數控刀片等,仍需從國外大量進口。因此,要在價值鏈高端產品開發方面下功夫,培育一批“專、特、精、新”的拳頭產品,提高新技術產品的市場份額,為企業轉型發展,提質增效提供支撐。 三是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是破解資源和環境瓶頸制約的關鍵所在。對有色金屬工業來說,按全壽命周期的理念,革新傳統設計、制造技術和生產方式,推進行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絕不是空話。戴著“兩高一資”的帽子,嚴重制約發展,在項目、關稅、投資、信貸方面造成很大困難。全行業要在綠色發展方面多做工作,既要提高環保意識,增加防護與治理投入,也需要加強輿論的正確引導,社會客觀認知。 四是努力促進管理提升。我國有色金屬市場雖然已經實現了與國際市場接軌,但隨著比較優勢的下降,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并不高。按商務部的國際貿易競爭力計算方法,2014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貿易競爭力指數為-54.2。其中,銅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為-83.4,鋁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也僅為7.6,導致比較優勢下降,競爭力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的管理水平與國外一流企業存在差距。因此,我們的企業不能只追求規模擴張,更要在企業管理上挖潛力,通過千方百計提升管理水平,咬緊牙關跑贏市場,把降本增效落到實處。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