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軟件為主導 隨著模塊化的進展和生產設備技術的一體化,以大規模量產的硬件為中心的制造業很容易進行技術轉移。由于轉移的門檻較低,不少發展中國家都可以承接。但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用軟件定義產品功能和性能,增強對以軟件為主導的創新的重視程度,使得制造業產品產生價值的來源從硬件轉移到了以軟件為主導,因而也提升了制造業的進入門檻。 電子產品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案例。如今的電子產品中,大多預裝了操作系統,嵌入各種軟件功能,許多電子產品通過聯網還能安裝更多應用軟件(APP)。目前,就連汽車產業這樣的傳統制造業領域,“軟件決定產品價值”也不斷得到體現。例如,為了實現汽車的低耗油駕駛,需要由軟件來協同控制汽車零部件中的各種硬件的技術模塊化,軟件執行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汽車的油耗。許多發達國家正在積極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自動駕駛,同樣離不開軟件幫忙。 美國企業軟性制造方面的趨勢表現最為明顯,GE、IBM等美國企業很早就開始重視軟件的作用。GE跳出制造業的思維模式,致力于軟件投入,目前的GE也已經是一個數據分析、軟件公司了。IBM在這一點上更為領先,認為管理海量數據的時代即將到來,因此極為重視公司在數學上的解析能力。 歐洲在制定產業政策時,也很早就意識到未來制造業產生全球化競爭能力的根源是軟件。在歐盟的框架計劃中,為嵌入式軟件的基礎研究項目(ARTEMIS)設定的投入高達27億歐元。西門子、博世等大型企業也搖身變為IT企業。 服務、解決方案業務 高度重視售后服務、客戶服務和應對解決方案業務,是發達國家制造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未來制造業的商業模式,是以不斷解決顧客問題為主的商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將不僅僅是銷售硬件,而是通過銷售出的硬件產品的維護等售后服務以及提供各種后續服務,來獲取更多附加價值。 對服務、解決方案業務的認識,在美國、德國、英國都已經很普遍。美國的大型企業傾向于對服務、解決方案進行行業標準化,并向新興市場國家推廣。GE在醫療服務中的舉措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德國、英國則通常是通過銷售的咨詢化,使得“制造業服務化”得以成功。 二、從“物理”到“信息”的趨勢 以往,每當提及制造業,大都認為是各種零部件構成硬件產品的核心。但是,隨著封裝化、數字化的進展,零部件生產加工技術加速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隨之而來的是零部件本身的利潤難以維系。因此,發達國家制造業開始更加注重通過組裝零部件進行封裝化,將部分功能模塊化,將系列功能系統化,來提升附加價值。
模塊化是將標準化的零部件進行組裝,以此來設計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快速響應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滿足消費者的各項差異化需求。以往,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成本,如果將復雜化的產品通過幾個模塊進行組裝,就能夠同時解決多樣化和效率化的問題。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