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了《2015中國鋼鐵企業綠色評級結果》。2015年納入綠色評級范圍的一共有69家鋼鐵企業,這些企業2014年合計粗鋼產量為5.99億噸,約占全國總量的73%,基本代表了我國鋼鐵產業的主流。 記者獲悉,目前全國有500多家鋼鐵企業,公開綠色評級相關指標數據的企業不到100家。當前我國鋼鐵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工作仍然十分薄弱,一些鋼鐵企業環境信息不公開不透明。 根據公開綠色評級相關指標數據企業的排放總量、環保設施等指標進行的定量評價顯示,達到綠色級別(評分80至100分)的企業僅12家,產量占到69家企業總產量50%;黃色級別(70至80分)企業24家,產量占比35%;紅色級別(60至70分)20家,產量占比15%;有13家企業評分低于60分。 根據評估結果,寶鋼集團、太鋼集團綠色度領先優勢明顯,成為中國鋼鐵企業綠色發展標桿企業;武鋼、河鋼、首鋼等鋼鐵企業綠色度靠前。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指出,節能減排是綠色發展的關鍵因素,但“綠色化”不單單是通過實施節能減排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而是要從發展理念上實現根本轉變,以“綠色化”的視角,從上下游產業鏈、城市社區等各個層次、各個方面重新審視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在綠色物流、綠色產品、綠色采購、綠色產業,以及廠城融合、環境信息公開等多個方面全面發展,持續不斷提升企業的綠色生命力。 與此同時,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宣布:聯合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寶鋼、太鋼、鞍鋼、中冶賽迪、中冶焦耐、中冶華天、中科院過程所等企業和機構,發起成立鋼鐵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定位為企業綠色轉型發展服務的專業化研究機構。 下一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將利用鋼鐵綠色發展研究中心的平臺作用,與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以及其他成員單位進一步完善鋼鐵企業綠色評級體系;并探索與金融機構合作,將綠色評級與綠色金融緊密結合,推動供給側改革,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源向綠色企業傾斜,促使污染企業綠色轉型或退出市場,化解鋼鐵過剩產能。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畢俊生表示:“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重。工信部正在按照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堅持綠色發展的要求,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壯大綠色企業,全面推行綠色制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