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從機器人密度方面來看,不論是國際替代率還是國內替代率,都還遠遠不足1%!斑@么高新的技術,為什么現在機器人替代率還這么低?”曲道奎向與會者拋出了這樣的疑問,并隨即解答道,“因為現在的機器人實際上只是機械手,甚至只是一個機械臂,做不了靈巧性工作,這是機器人最大的局限”。 他繼而提到了富士康的例子,“很多人說它失敗了,我不這么認為,在富士康的機器人計劃中,有很多是替代生產線上原本需要靠手完成的工作,但是現在的機器人只能完成機械性的工作,做不了真正跟人類雙手的靈活性相關的工作,所以這不是富士康的問題,而是全球機器人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機器人發展了多年,還沒有形成(較大規模)產業的原因”。 “傳統機器人算不上高新技術,我們應該對新一代機器人有一個認識!鼻揽赋,現在社會輿論經常提到的機器人根本不是未來十年要發展的機器人,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的數萬億美元的機器人市場也是針對未來“新一代機器人”而言,純機械手根本不在此范圍內。 他表示,中國具備了基本的機器人技術基礎、產品基礎和產業基礎,目前正處在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上,2015年可能是中國跟國外的產業真正碰撞的時期,接下來的五年,可能是中國機器人產業大洗牌的時期。 針對機器人產業“熱”,曲道奎認為有利有弊。“首先,沒有這個氛圍,中國機器人產業不一定能搞起來;其次,政府‘熱’,能給你支持,但如果過熱,就會很難形成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彼f。 事實上,國家層面針對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扶持政策正在加速推進。去年年底,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等目標。 對此,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會上表示,上述意見對推動我國機器人的健康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對于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智能機器人具體如何發展,相關部門還在進一步研究。 他還透露了未來一段時期工信部在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的幾大動作。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跟蹤國內外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動態,組織制定我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以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另外,在工信部和中國工程院正在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綱要中,我們還要充實和機器人發展的相關內容。”他說。 其次,按照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的要求,工信部將繼續推進機器人產業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組織編制我國機器人行業標準明細表、結構圖。對此,張相木補充道:“我們正在準備組織認證和編制中國智能制造綜合標準體系,在這個領域里,也想把機器人作為其中的重要部分。” 此外,工信部還將在制定相關國際認證、搭建產需對接平臺、培育國家機器人產業推廣示范基地、加強機器人宣傳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據悉,今年,工信部已經在鑄造行業推廣機器人應用,明年還將在原材料工業等領域大力推進機器人應用。 張相木還表示,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論證實施國家級智能制造重大工程,作為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一個抓手,機器人將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