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如何看待目前機器人行業的投資熱? 宋曉剛:據不完全了解,現在國內有將近30多個省市,以及一些機器人用戶企業都在投資進入機器人制造這個領域。從某種角度講,在一個產業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時,過多的介入會造成重復投資、產能過剩乃至惡性競爭,最終使得產業發展不起來。 機器人本體制造這個產業,其產值其實并不大。2013年,我國銷售3.7萬臺機器人,如果按照平均價格30萬元一臺計算,其銷售值才接近120億元。在這個只有100多億元的市場盤子里,又能裝得下多少產品和企業?當然,從長遠來說,中國機器人的發展前景廣闊,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只有23臺,國際平均水平為55臺,世界前三名的國家分別是韓國的347臺、日本的339臺、德國的251臺。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將會翻番。但是從目前這個時點來看,工業機器人行業還只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 記 者:您作為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將如何組織聯盟為行業服務? 宋曉剛: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是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牽頭于2013年成立的,是我國機器人產業全國性產、學、研、用行業協同工作平臺,第一屆產業聯盟共有80余家成員單位,包括沈陽新松、廣州數控、安徽埃夫特等為代表的國內機器人行業骨干企業,庫卡、史陶比爾、柯馬等跨國公司,以及沈陽自動化所、北京自動化所等科研單位。目前成員單位已增加到近170家。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宗旨: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促進產業鏈健康有序發展。開展產業發展研究、統計分析、標準體系建設等基礎性工作,搭建行業交流平臺、促進國際合作、大力推進產需對接,起到引導產業和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和為有關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意見的作用。 聯盟成立以來,積極開展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建立聯盟統計信息制度、聯盟標準體系研究、國際合作等工作,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支撐,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積極搭建產需對接平臺,包括機器人制造行業中機器人本體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集成商等產業鏈間對接和機器人產業與用戶行業對接。 另外,機器人的產品質量需要一個第三方的中介結構來做檢測,因此我們呼吁建立行業的實驗、檢測中心,并將之納入聯盟的體系。雖然現在一些機器人制造企業自己在做一些實驗,但這和第三方檢測是兩回事。 記 者:未來幾年,聯盟還將發揮哪些作用? 宋曉剛:我們當初成立聯盟的一個指導思想就是能夠在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行業組織可以針對行業的發展現狀,包括重點難點,市場的難度,產業情況等給政府和企業提供信息。在行業發展方面,重點則是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鼓勵制造業企業通過機器人應用促進進行轉型升級,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勞動力成本。 目前我們正在制定行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和“十二五”不同,“十三五”規劃重點放在市場機制作用較小或者起不到作用的方面,比如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工業技術基礎、檢測實驗等。如何能夠制定出有利于行業發展的規劃,如何保障規劃的順利執行?這需要我們長期進行創新,不斷完善規劃執行過程中的評估、監管等機制。目前我國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這方面,日本、韓國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有一套很好的、透明的管理機制,能夠始終保持中立。我們的產業管理機制與模式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