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廣州國際車展期間,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接受訪談,由全球首發車型CS15小型SUV為切入點,針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格局,自主品牌的突破,長安汽車未來的布局,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等在內的話題,與中國經濟網等媒體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2020新能源戰略 持續理性推進 “長安汽車已經發布過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到2020年累計40萬輛的銷售目標,整個投入是180億元,涉及到30多款車型,包括轎車、SUV和商用車,轎車里面主要應用在小型車。”朱華榮說。 談 及混合動力技術,朱華榮也強調:實際上,包括長安汽車在內的國內自主品牌都做的很早,長安汽車在2001、 2002年左右已經開展了混合動力技術的開發,較早地做了技術儲備。雖然此后并未大力推廣,轉而瞄準純電動汽車,一方面與當前國家政策的引導有關,還有地 方的一些限制政策問題(雖然現在國家對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相關政策比較明確,但地方層面看法并不一致,很多的地方不歡迎插電混合動力);另外就是有的企業準 備不足,這個也是事實,插電式的混合動力技術難度復雜很多。 “我認為現在所做的一系列產品以及定位,都非常符合長安汽車自身能力和水平,我們沒有急功近利做豪華品牌或者賺快錢。”朱華榮說,“同樣在新能源領域,在混合動力方面,長安汽車也有一系列的布局,包括在SUV和MPV的產品,會陸續投放市場。” SUV熱終將回落 MPV有望成新亮點 在朱華榮看來,無論是轎車也好,SUV也好,它的高速增長或者對某一個企業來說都有一個時間性,超過一定的時間或者一定程度之后就回歸了正常的增長,“SUV未來不會像現在這樣持續的增長,會回歸理性的正常的增長”。 “隨 著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生育政策和家庭結構的改變,會出現新購和換購,都會有人選擇MPV。我認 為,MPV的增長會是一個亮點,但是想達到SUV的高增速和市場占比可行性不大。”朱華榮說。“目前我們還是要清醒的看到,當前所有的高速增長的MPV是 客貨兩用的,這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特定情況,也和歐美心中的MPV不一樣。” 談及以CS15為代表的小型SUV市場, 朱華榮坦誠地表示:“其實領域競爭很激烈,長安汽車其實一開始進入汽車產業時發現了一個問題,走了艱難的一步,小車真的很難做,而且花了很多的精力,不會像有的企業想象得那么樂觀。” 短期刺激政策不可取 “出來混遲早要還” 對于目前推行的1.6升及以下車型購置稅減半的刺激政策,朱華榮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相當于垂死的人打強心針,沒有價值”,產業自然調整符合規律,競爭能力弱的企業就應該被淘汰,這也適合市場競爭法則,也有助于進一步優化國家的汽車的產業結構。 “強心針容易產生很多錯亂的信息,還有就是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今天的增長在未來是要還的。”朱華榮說。“一旦該政策在明年底終止,我認為刺激的不良后果就會在2017年顯現。” 目 前來看,1.6升及以下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對車市的產品結構有一定的調整作用,從目前的分析數據來 看,1.6升的汽車數量在進一步加大,整體同比的增長在加快。“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上前景是可期的,老百姓的收入基礎在不斷的改善,特別是今年三、四線城市 出現比較快速的增長,而且這種增長不僅僅是在原來我們想象的低端或者是低價部分,實際上產品的銷量結構也發生了變化。” 經營狀況良好 八成經銷商盈利 長 安汽車實在轎車領域、MPV領域、SUV領域都在布局,如果說如何能站住腳,可以還是老生常談。在朱華榮看 來,第一,扎扎實實把產品做好,不管是質量,還是功能和造型;第二,中國企業最有機會的突破口是把服務做好,現在這個領域里面有大量的可以提升的領域;第 三,在很多的市場要進行細分,很多人說長安汽車在西南市場做的好,但是在東北市場做的不好,這個是未來要彌補的地方。 目前來看,長安汽車今天產銷突破100萬輛基本可以實現,對于長安汽車來說,可以歸為一個新的起點,這說明中國的品牌只要扎扎實實地做好自身,包括從研發能力、體系提升、服務制造等工作做好,就有機會在世界汽車產業立足。 “只 要你把產品服務做好,總有一個用戶群體會不斷的跟隨,從面包車換到奔奔,現在換到了睿騁。”朱華榮說, “我們做品牌監測的時候,有37%的用戶是從合資品牌轉移過來的。今年突破啊百萬輛,對于長安汽車來說,既是一個新的的起點,也是一個挑戰,我認為未來的 競爭會更加激烈。” 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作為上市公司,總體經營質量情況很好,自主品牌是盈利的,而且這種未來的發展持續保持是可期的。盡管今年市場增長不好,但是長安汽車的庫存卻在下降,80%的經銷商已經盈利。踏踏實實經營長安品牌的,很多經銷商在投資第二年就已經盈利。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