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兩個公用事業級海上風電項目終于宣布將在2015年或2016年完工。一個是468MW的馬薩諸塞州海角風電項目,另一個是30MW的羅得島州布洛克島風電項目。在多年的舉棋不定、推遲延誤之后,美國的幾個海上風電項目終于要從圖紙上走向海里了,然而,對美國海上風電開拓者們來說,開香檳慶祝的日子還遠遠未到。 上述兩個風電項目都位于靠近負荷中心的沿海地區,電價比較高,政治上又有決策者們的支持。更難得的是,這兩個項目都享有30%的投資稅收抵免優惠。 雖然有所進步,但從總體發展階段來看,美國的海上風電至少落后歐洲20年。美國海上風電的支持者本想奮起直追卻遇到了眾多羈絆,只能躑躅前行。 外部支持不足 同歐洲情況不同的是,美國的海上風電相關政策有很大不確定性,無論是聯邦政府一級還是在州一級,推動海上風電發展的動力都不大。 美國研究機構NavigantResearch稱,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對海上風電的政策不確定性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不過,該機構也強調,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狀況已經有所改觀。比如,馬里蘭州出臺了《海上風能法案2013》,確立了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其中規劃的海上風電規模約為200MW。公開資料顯示,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計劃在2014年拍賣3個商業風電項目,地點在馬里蘭、新澤西和馬薩諸塞州近海。分析人士稱,電價相對較高的紐約也在規劃發展海上風電。 但游說團體海上風電發展聯盟卻不滿足這樣的進步,該機構表示,美國海上風電的最大障礙仍然是國家缺乏長期發展海上風電的政治愿望。針對這種情況,海上風電發展聯盟建議,美國的決策者需要穩定風電投資稅收抵免政策,并在國家層面上規劃近海經濟區域的長期發展路徑。 統籌規劃沿海經濟區域的發展很有必要,因為,在漁民看來,發展海上風電會破壞近海漁業;在近海旅游景區看來,近海風電是風景的破壞者。甚至在海邊擁有房產的居民也反對發展海上風電。 反對聲中,最著名的反對者當屬科赫兄弟,他們是查爾斯˙科赫和大衛˙科赫,這兄弟倆是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業務科赫工業集團的億萬富翁。他們利用自身在美國國會的影響,并通過資助智庫機構和宣傳團體的方式讓美國風電生產稅收抵免政策飄搖不定,時常面臨被廢止的命運。所以,支持風電的投資也舉棋不定,不敢進入。 自身缺陷難彌補 除了以上這些外部因素外,美國海上風電項目推進緩慢還因為行業自身的短板。 挑戰首先來自“親兄弟”——陸上風電,近年來,美國陸上風電發展較快,人們便開始質疑發展海上風電的必要性。再者,低廉的天然氣價格也拉低了美國燃氣發電的價格,低廉的電價讓海上風電的高成本顯得有些刺眼。同海上風電發展最快的歐洲相比,美國的低電價阻礙了人們開發海上風電的積極性。畢竟,美國平均電價僅是歐洲電價的60%左右。 說到底還是因為海上風電的度電成本高,海上風電的建設投資、運維成本都比陸上風電高,技術也更加復雜。 美國MAKE咨詢公司認為,美國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的發電成本大約會是陸上風電發電成本的2-3倍,如果沒有聯邦政府的支持,海上風電很難發展起來。 除了高成本這個癥結之外,美國還沒有形成海上風電產業供應鏈。以布洛克島海上風電項目為例,苦于沒有合適的本土設施,施工方已經確定將使用來自歐洲的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船。要想利用其它國家的海上安裝船,美國海上風電行業還要設法規避1920年的《瓊斯法案》,該法案規定在美國境內航行的船舶必須由美國制造,并在美國登記;如經美國航運管理局的批準,外國公司可以短期租用美國船舶在美國港口之間從事貿易活動,外國船舶暫時在美國國內航線從事運輸。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墨西哥灣改裝后的油氣船或許可以勝任海上風電安裝和運維需求。即便如此,用于電力傳輸的高壓海底電纜將不得不依賴進口。除此之外,美國還需要更強大的海上風電葉片生產能力,需要大型鑄造廠來生產海上風電塔架和機艙等備件。 當業內把目光聚焦在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進程時,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負責海上風能和海洋能發電系統開發的主任沃爾特˙繆賽爾表示,美國的海上風電項目可以順利推進,但要形成有國內產業基地,并形成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鏈還需要長期投資和建設,當前還不是慶祝的時候。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