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中國狹義乘用車市場實現新車銷量1370.2萬輛,實現同比增長4.7%,較去年降低8.8個百分點。應該來講,雖然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的表現出乎業界的預料,比預期的還要低迷一些,但實際上,今年前9個月的低速增長,整體上還是符合中國汽車市場進入緩增長的新常態特征,也符合汽車市場發展規律。 ![]() 從各細分市場的新車銷售表現情況來看,受到SUV市場的分化,轎車市場成為狹義乘用車市場中唯一出現了前9個月累計負增長的細分市場。前9個月的累計銷量僅819.5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79.5萬輛。雖然轎車市場出現了負增長,但做為狹義乘用車市場最大細分市場的現狀在可預期的時期內都不會改變。絕對銷量的第一,都意味著幾乎任何一家汽車企業都不會輕易放棄這樣一個細分市場。即使有極少數汽車企業基于目前其本身的發展情況,做出了優先發展SUV的戰略決策,但從長遠來講,其也不可能徹底放棄這樣的一個市場。 ![]() MPV市場今年的整體表現可能相較于轎車或SUV市場而言,出乎業界的意料之外的力度更大一些。從去年同期高達60.2%的增速到今年前9個月僅8.2%的增速,一年時間增速就回落達到52個百分點。這對于那些目前以新型MPV作為主攻市場的二線自主品牌車企而言,無疑是一個最大的利空。應該來講,MPV市場出現如此大幅的回落,關鍵原因應該還是宏觀經濟形勢的低迷。不可否認的是,目前MPV車型的主要用途還是偏向商用,在宏觀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MPV的銷量出現明顯波動也在情理當中。 ![]() 應該來講,SUV市場的持續火爆也是出乎業界意料之外。就如我此前也曾認為SUV市場可能很快會達到其銷量的頂峰,但從今年前9個月高達46.7%的增速(較去年同期增長16.3個百分點)表現來看,可謂有效的回擊了我此前的觀點。SUV市場的持續火爆,我認為應該有這樣幾個原因,其一年輕消費群體成為市場主力的特征更加明顯,對SUV類個性時尚的車型需求大;其二汽車企業加大了SUV產品的投放和營銷側重,尤其是大批小型SUV的上市大大的拉低了SUV的購入門檻。 ![]() 從汽車企業的新車銷售情況來看,由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組成的銷量前三強的狀況近年一直相對穩固,三家在整個狹義乘用車市場的份額都超過10%。但需要指出的是,縱觀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雖然入圍的中國品牌車企僅有2家,但其表現要明顯好于普遍處于負增長態勢的合資品牌,無論吉利還是長安都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吉利的增速表現更為突出。應該來講,隨著近年來中國品牌產品力的不斷提升和營銷水平的上臺階,中國品牌對于合資品牌的銷量和市場份額的沖擊是日益明顯的。 ![]() 從合資品牌與中國品牌在各細分市場近年的份額變化情況來看,合資品牌在轎車市場的份額相對穩固,甚至是穩中有升;而中國品牌則在SUV市場的份額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MPV市場合資品牌和中國品牌的表現則相對穩定。應該來講,在SUV市場的強勁表現確實突顯了中國品牌的進步。我認為,這是中國品牌取得第一階段接近合資品牌水準和實力的一個標志,而如果未來中國品牌能夠實現在轎車領域與合資品牌的不分伯仲,則就可以說已經到達了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水準和實力相當的第二階段。 ![]() 從合資品牌與中國品牌在各細分市場近年的份額變化情況來看,合資品牌在轎車市場的份額相對穩固,甚至是穩中有升;而中國品牌則在SUV市場的份額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MPV市場合資品牌和中國品牌的表現則相對穩定。應該來講,在SUV市場的強勁表現確實突顯了中國品牌的進步。我認為,這是中國品牌取得第一階段接近合資品牌水準和實力的一個標志,而如果未來中國品牌能夠實現在轎車領域與合資品牌的不分伯仲,則就可以說已經到達了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水準和實力相當的第二階段。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