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商用車占三成 新能源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推廣范圍究竟有多大?根據工信部官網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個季度,新能源商用車的推廣數量占新能源汽車推廣總量的33.5%,即3輛新能源車中,就有一輛是商用車。 工信部數據顯示,根據對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的統計,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15.62萬輛。其中,純電動商用車3.97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1.26萬輛。 業內人士分析,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在商用車領域取得較好的推廣效果,主要得益于很多公共領域用車以商用車為主,比如公交、環衛、物流等。新能源汽車在公共領域的推廣比在私人領域推廣更為可行,而且具有示范帶動意義。 新能源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的推廣主要集中在公交、環衛、物流等領域,這成為常態。新能源汽車在推廣之初,即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啟動時,其中一個重點推廣領域就是公交車。發展至今,全國范圍內的城市公交車在新增或更新過程中,第一選擇就是新能源汽車。“可以認為,新能源汽車在公交領域的推廣是最成功的。”某客車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而在環衛和物流領域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則主要以專用車為主。城市環衛車輛由于路線較短、對承載量要求不太高,再加之國家政策中有“政府機關、公共機構等領域車輛采購要向新能源汽車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務、物流、環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的條款,因此很多地方在政府采購環衛車輛時,會向新能源汽車傾斜。 物流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物流用車的增長。而純電動物流用車則主要是用于“最后一公里”。“考慮到政策補貼以及市場需要,我們正準備在物流園區上一批純電動物流用車,車型以輕型廂式車為主。”山東濰坊市的一家汽車租賃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坦言。 “地方補貼”給力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速度之快,主要得益于有力的政策補貼。除了國家補貼外,有力的地方補貼讓純電動商用車的推廣更加迅速。 對北京、山東、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純電動物流車市場進行了解后發現,地方補貼到位的地區,其純電動物流車輛的推廣數量會多一些。比如北京今年3月底發布的《關于購買純電動專用車有關財政政策的通知》指出,郵政、物流、環衛等純電動專用車輛,在取得北京市車輛登記牌照后,可申請享受北京市純電動專用車財政補助。補助標準為按電池總容量計算,2015年每千瓦時補貼1800元,每輛車補貼總額不超過13.5萬元。《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武漢市今年要推廣純電動物流車1000輛,同時出臺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出租、環衛、郵政、物流、通勤等公共服務領域應用推廣的激勵政策。江蘇省《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意見》明確,純電動專用車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800元、最高6萬元/輛補貼。廣州、天津、山東臨沂等地,也有相應的地方補貼政策。 從車型的品牌來看,也出現一些特點,即以一些小品牌生產廠家為主,產量從幾百輛到幾十輛不等。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純電動物流車企業產量中,超過200輛的車企只有4家,重慶瑞馳720輛、蕪湖寶騏357輛、唐駿歐鈴270輛、北汽232輛。 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范圍擴大,商用車行業的一些細分市場也正在被打開,新能源為低迷的商用車市場增添了不少亮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