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訓練員工操作技能 人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員工具備熟練的技能是提高勞動效率的基礎。提高員工操作技能也是企業培訓的長期工作。如果企業沒有做好員工上崗前的培訓,就千萬不要忽略在崗培訓。在崗培訓是企業提高員工執行力的基本途徑。另外,優秀員工在工作中“熟能生巧”,也會總結出好經驗好方法,企業要幫助優秀員工總結提煉,使之成為企業新的標準。推廣優秀成果或者讓優秀員工培養其他員工也是在崗培訓的有效手段。 四、強化員工團隊協作 現代企業是是分工協作,講究團隊配合,不同于農耕時代的“單打獨斗”。傳統思維如“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嚴重制約團隊發展、削弱團隊力量。如上工序不管下工序、前工序不管后工序;有的工序超計劃完成任務,結果造成“積壓”,有的工序動作緩慢形成“瓶頸”……凡此種種極大地影響效率提升、阻礙計劃完成。因此,企業要通過生產調度會通報各工序進度,檢討各工序配合情況。各生產班組要通過早晚會協調進度,表揚優秀,批評落后,鼓舞士氣,凝聚團隊。 五、鼓勵員工參與管理
員工參與管理不是今天的創新,“合理化建議”就是員工參與管理的最佳實踐。對于生產性企業,問題發生在現場,解決方法產生在現場。沒有一線員工的參與,任何現場問題的解決都無法做到快速反應,也很難得到圓滿解決。企業要做的是制訂合理化建議獎勵制度,讓員工參與管理有利益保障和制度保障。 六、優化企業獎勵制度 合理化建議獎勵制度只是其中之一。其實企業的薪酬制度才是最大的獎勵制度。只可惜太多企業沿用傳統的等級薪酬,讓員工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不合理的薪酬制度無意中成了企業員工執行力提升的絆腳石。比如有的企業出現了“多干多錯、多錯多罰”和“少干少錯、不干不錯、少干少罰、不干不罰”的局面,這就是制度保護“懶漢”打擊“勤勞”的生動寫照。如何改變呢?那就是企業在制度設計上必須鼓勵“寧可多干出錯”也要打擊“不干無錯”。當然多干不錯是最好的。問題是現實中員工不犯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是錯多和錯少的區別。企業如何鼓勵員工多干呢?那就是“用業績說話”。多干的員工業績獎勵足以抵消他犯錯的“罰款”。不干的員工沒有收入,他的“不干”即使不受處罰,但是“沒有收入”就是最大的懲罰! 七、培育健康企業文化 有研究表明:快樂提高生產力。快樂來自何處?來自優良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來自何處?來自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當然,企業負責人的倡導和培育關至關重要。積極向上的團隊、健康安全的企業無疑是快樂最大的源泉。
企業的價值主張、企業的行事習慣,包括制度、流程等等都是企業文化的組成內容,也是企業文化的建設內容。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培育企業的基因,基因優良、基因健全,企業就能走得穩,走得遠,也走得久。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