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頂層設計 強化系統研發 “近幾年,國家對先進制造業有了很大的投入,但是和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柳百成認為,就企業的研發投入而言,政府可以提供政策引導和支持,但企業不能依賴政府撥款。 創新能力的提升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朱森第指出,先進制造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應從四個方面著力,即做好制度設計和安排;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環境,培養創新人才;促進三個鏈條(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結合和互動;完善科技轉化機制、加強科技-產業的橋梁和通道建設。通過對工程機械、電力裝備等產業和企業調研,朱森第總結概述了先進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的途徑,即明確創新能力提升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不斷拓展開源創新、協同創新、集成創新、流程創新等創新方式的內涵,并根據自身特點加以靈活組合和應用;始終篤行積累、延展、融合、演進等創新要義并貫穿于創新全過程;傾力培育創新團隊的急需人才,保障創新活動持續有效開展;加大研發投入強度,尤其是試驗條件建設。 “一個制造過程,總是從原材料、零部件進來,經過各種加工工藝、檢測,最后形成產品,然后銷售給用戶。”朱森第說,這個過程里面有三個重要的“流”,即信息流、物料流、能量流。要使這些“流”順暢、高效,企業要做的就是一個制造過程的感知、分析、推理、判斷、構思、決策、控制、執行。這里面要用到大量的產品和裝備,這些都是智能制造需要發展的重點。 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各個業務的融合,將產生一批新產業,朱森第強調,要培育這些產業發展,有意識地扶持智能制造,發展控制系統產業,這樣才能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同樣認為,智能制造既體現在智能制造裝備上,也體現在整體的生產系統的控制上。國家應該有規劃、有計劃地推進智能制造業的發展。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發展智能制造業存在一個薄弱環節,即傳感器行業。這個行業的研發嚴重不足,企業往往選不到所需要的傳感器產品,一些傳感器無法安裝在適合的設備上。 對此,盧秉恒指出,現在微納制造可以制造非常小的傳感器,比較符合智能制造需要的傳感器。但是這種技術在中國還停留在科研階段,沒有形成產業化技術和商品化產品。因此,他建議中國的智能制造發展,首先應該從國家層面重視傳感器技術的研發、生產和商品化。 綜觀我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柳百成表示,先進制造技術是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技術,要十分重視發展高技術含量的制造技術、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技術,極端條件下制造技術及清潔與可持續發展制造技術。 柳百成建議,要加大對關鍵核心及共性技術的研發投入,要加強企業與高校院所的協同創新聯盟,充分統籌各方力量,合力推進產業發展。(一川) 中國鍛壓協會為促進行業更好的發展,增加采購商與供應商的面對面直接溝通機會,定于2014年9月舉辦全新一屆國際鍛件、沖壓件、鈑金件零部件采購會。供應商名額有限,有意者請速報名!咨詢電話:010-68465045。網址:http://caigouhui.duanxie.cn。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