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對2013年工作進行了回顧,并對2014年政府總體部署和重點工作進行了詳細說明。 據筆者統計,本屆政府工作報告中,直接提及“汽車”相關字樣的共有三處,分別為“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在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以及“啟動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盡管政府工作報告六年來首次未直接提及“新能源汽車”,但如果仔細閱讀不難發現,政府提出的九個方面工作,有六個方面與汽車直接相關。無論是對經濟形勢的判斷,還是對戰略機遇期的重點部署,都和汽車密不可分,汽車業的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也逐漸明晰…… 在不斷攀升的汽車銷量,以及汽車市場在全球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面前,我國汽車業在由大轉強的道路上始終難有突破。筆者將其歸結為三個方面,即“企業強而品牌弱”、“制造強而研發弱”、“引進強而出口弱”。可以說,如何破解這三個“強弱”之困,就成為汽車業破局突圍的關鍵。令人欣喜的是,本屆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以上三個方面都提出了明確規劃。
作為中國汽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正苗紅”的國有汽車企業本應在“由大轉強”的道路上發揮更多作用,而原有的體制機制弊端,在相當程度上阻礙著國有汽車企業發揮活力與優勢。政府工作報告在“推動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的重點工作中提到,要“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而“堅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鼓勵企業兼并重組”的明確方向,也在為汽車企業的投資沖動降溫。聯系到今年以來國內汽車企業、特別是國有汽車集團中的眾多人事和組織架構調整,相信以大集團為核心的國有汽車企業改革也將在2014年駛入深水區。 近年來,國內汽車企業引入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建立起了世界一流的生產車間,在制造水平上實現飛躍,汽車質量和消費者滿意度逐年上升。然而,從研發水平上看,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本屆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以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牽頭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此外,在研發的核心——人才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人才發展規劃,統籌重大人才工程”,這讓人對汽車業突破“制造強而研發弱”有了更多期待。 據中汽協統計,2013年自主品牌出口97.73萬輛,同比下滑7.5%。如何實現更好地“走出去”,成為自主品牌面臨的重要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在走出去中提升競爭力”的明確目標,并將“從戰略高度推動出口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出口的問題并不孤立,與企業制度改革、研發水平提升也密不可分,相信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汽車出口會迎來更大戰略機遇。(jiao點com)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