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企重組應該是近幾年最活躍的一年,或將出現一個重組高峰。”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產能過剩將倒逼改革,以分類為基礎,重組為重要手段,將產能過剩以及產業鏈條比較極端的包袱放掉,將是今年改革的重點。 近年來,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總體下滑以及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國企以及央企利潤增速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財政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4050.5億元,同比增長5.9%。另據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4.2萬億元,同比增長8.4%;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3.8%。而之前的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利潤增幅分別是17.1%、40.2%、6.4%和2.7%。 從主要行業盈利情況看,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為有色、煤炭、化工和機械等。 煤炭行業中,據煤炭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煤炭企業經營困難增加,企業償債能力下降,經營風險加大。去年前11個月,國內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4.56%,其中大型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21.1%,行業利潤同比下降38.8%,虧損企業虧損額405.54億元,同比增長了80.7%,大型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7.03%,有33家企業虧損,虧損面達36.7%,虧損額比去年增加了16.7個百分點。 從鋼鐵行業來看,據中鋼協統計,去年前11個月,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實現扭虧為盈,實現盈利58.15億元,但盈利能力仍然偏低,主營業務利潤率只有0.17%。截至去年11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69.76%,同比上升1.09個百分點。 “業績不佳并非央企不努力,原因在于多數央企集中在利潤率較低的傳統行業,而鋼鐵等傳統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去年央企為了實現穩增長的目標,采取了十分嚴厲的降本增效措施。”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督與考核評價局副局長廖家生表示。為此,國資委在近日下發的《關于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加強中央企業價值管理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中央企業要根據國有資本的特點,合理配置資源,提高配置效率,不盲目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主業,要及時調整,有序退出;超出主業范圍、價值創造能力低的業務,要堅決剝離重組。 “去年國企整體利潤上漲幅度緩慢的主要原因還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拖后腿問題比較明顯。”李錦認為,與往年不同,未來的國企重組要避免“拉郎配”,應按照市場需求和規律來重組,以民營經濟參與為重要特色,將國企向產業鏈的高端去升級,減少企業數量。他還透露,關于國企改革方案,相關部門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做分類和組合的一些細節工作,方案的實施肯定在今年完成。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