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9日,彭博社報道,中國計劃將該國最大的兩家鐵路車輛生產商合并,希望通過更完備、更低廉的報價贏得更多海外訂單,這加大了西門子、阿爾斯通和龐巴迪等競爭對手的壓力。 中國相關官員周二表示,國務院已下令將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合二為一。這兩家公司本已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鐵路設備生產商,每家的中國營收占比均超過90%。 德國商業銀行駐法蘭克福的分析師Ingo-Martin Schachel表示,合并后的公司將成為一家非常強大的全球競爭者。他對西門子的股票評級為持有,因為他認為,中國的動作將促進西方企業的整合需求。 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之際,德國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等企業正面臨本土市場緊控公共開支的問題。中國正在海外鐵路項目上大舉競爭,瞄準了非洲、東歐、拉美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出訪期間一直在推銷該國的鐵路設備、工程和建設公司,并簽署了多份協議。 上周,波士頓向中國北車訂購了5.67億美元的地鐵車輛,是美國首次向中國采購地鐵產品。在五家競標企業中,中國北車報價最低,只是龐巴迪報價的一半多一點。 歐洲悲劇 歐洲最大的工程公司西門子今年試圖將其處境不佳的鐵路業務與阿爾斯通的運輸業務合并,作為收購阿爾斯通能源資產的資產置換交易的一部分,但未能如愿。阿爾斯通轉而將能源資產出售給通用電氣,作為交換,將接收通用電氣的鐵路信號業務。 西門子的運輸業務年營收大約60億歐元(76億美元),自2011年以來就成為西門子集團盈利的負擔,因為德國鐵路公司的訂單延誤導致了上億歐元的費用。與之相反,阿爾斯通的運輸業務則一直報告營收和利潤增長。 高鐵競爭 中國南車與北車合并之后的實體將擁有每年336億美元的營收和14.4億美元的凈利潤,也將在高鐵產品方面挑戰阿爾斯通和西門子。 中國正在擴建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鐵網絡,以幫助維持30年來的經濟高速增長。去年12月份,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贏得258列高鐵車輛訂單,價值443億元人民幣。中國南車既自己生產,也與龐巴迪建有合資公司。 西門子和龐巴迪的代表拒絕就中國南車與北車合并后可能的市場影響置評。記者未能立即聯系到阿爾斯通尋求置評。 日本的日立等公司也在尋求海外訂單,因為本國人口規模下降、對新鐵路的需求萎縮。 合并細節 相關官員透露,南車與北車合并細節尚未敲定,中金公司正在起草合并兩家公司旗下上市企業的方案。 根據它們在香港股市最后交易股價計算,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合并市值260億美元。數據顯示,雙方截至去年底共有員工172647人。兩家公司10月27日公告稱,將在五個工作日內發布“重大”公告。 William Blair & Co.駐紐約的分析師Nicholas Heymann在10月21日接受電話采訪稱,雖然歐洲的基建投入遲緩,但其他市場將會促進投資增長。 他說,新興市場在發展,人們熱衷于南美,而且印度也計劃在15年內投入930億美元升級改造其基礎設施。 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也可能促使西門子等公司開發新的產品、加大研發投入。 Heymann說,他9月份會見了西門子的代表,對這家德國公司展示的產品感到失望。“我告訴他們,謝謝他們花了兩個小時陪我,但硬貨在哪兒?”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