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核電安全性已有保障? “萬事俱備只差東風,桃花江核電站的進展已完全具備開工條件。”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湖南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硯國表示,現在只等國務院核準,“我們的技術是AP1000,雖然技術是美國的,但是我們已經消化吸收,設計制造都是中國的。” 當記者問及桃花江核電重啟是否會被批準時,鄭硯國謹慎表示:“我們不好推斷,希望政府能夠聽到我們的呼聲。湖南情況特殊,資源稟賦差、對外依存度高。不僅少煤沒油氣,而且處在運煤的最南端,運輸成本高造成湖南的電價很高,僅次于廣東。桃花江核電項目規劃裝機容量為500萬千瓦,正式運行后,發電量大約相當于目前湖南裝機容量的1/6,可以緩解湖南電力緊缺的局面。不過,要發展經濟必須走核電的路子。” “一號建議”認為,內陸核電能提供可持續的能源以應對目前和將來的能源危機,并指出“在內陸發展核電的條件已經成熟,內陸核電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夠得到充分保證”。 “我們選址桃花江,曾做了多年的可行性研究。”鄭硯國透露,水文、地質、人口、氣象,都是可行性的參考因素。“湖南在這方面有優勢,從來沒有發生過四級以上的地震。” 鄭硯國說,從國際經驗看,全世界運行的核電機組大部分在內陸,法國、美國的內陸核電站分別達到65%和74%。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電氣總裁黃迪南也對本報記者證實,從內陸核電來看,美國是全球核電站最多的國家,有100多個反應堆。法國是核電占電力裝機比例最高的國家,將近70%,這兩個國家內陸建設了很多核電站。 事實上,福島事故后國家對核電的謹慎態度也影響到了相關設備制造商,黃迪南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去年和今年的生產任務還是比較飽滿的,去年生產了4套左右,今年也是差不多的數量。“但是由于新的核電建設放緩,后面幾年產能就過剩了,希望國家可以加快核電建設力度。”
黃迪南還強調,國家對核電建設持謹慎態度是對的,國家出于民眾擔心考慮,放緩對核電建設,但新建核電站的安全性是能夠得到保證的。過去全球的核電事故是因為采用的比較早期的技術,安全性和現在有很大差距。國內在建的核電都是三代核電,安全性能夠保證,我們對核電建設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