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企業群體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報怨除了老板累,接下來就數員工沒有執行力。它們好像互為因果、緊緊相連,在任何企業出現都是成雙成對! 一個企業,老板越累,員工越是沒有執行力。因為老板越能干,員工就沒有機會施展才干。老板越能干,越是聽不進他人的意見;老板越能干,越喜歡單打獨干。如果決策拍板都是老板自己說了算,能干的員工走得更快。有才能的員工沒有機會施展才華就離職而去,沒有才干的員工無處可去只好留了下來。所謂劣幣驅良幣現象,在企業人才去留上面同樣存在!有人才不會用,老板累;沒有人才,老板事必躬親,更累。 老板累,往往與不會授權有關。老板不授權,員工做事沒有自主權,做事處處要請示,時時要匯報,效率自然就低。員工做事效率低,老板就會更加累。 員工做事效率低,企業業績也不會好到哪里去。員工效率低、企業業績不好,員工收入也好不到哪里去。員工收入不高,工作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員工沒有積極性,企業哪來執行力? 企業大小事務老板拍板,工作沒有章程,做事沒有流程,員工沒有培訓,人員不會穩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在新人面前變成困難,干部不能做主,員工不敢擔責,遇事就找老板,老板忙于救火,或者決斷憑感覺,沒有積累,沒有總結,整天事務緾身,管理一派混亂。這樣的企業,員工何來執行力?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形成文字標準的管理制度、工作職責、銜接流程,員工想做事也不可能。做事沒有準則,評價沒有標準,獎懲沒有依據,收入不與貢獻掛鉤,員工多干可能多錯,多錯可能多罰,少做或者不做,自然少錯或者無錯,不錯無錯不被追究,員工還哪來的工作動力? 其實老板累與員工沒有執行力二者并非因果,而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也就是說它們都是問題的表面!其根源在于企業沒有管理體系。筆者在五年前就曾著文闡述“執行力是企業管理體系的副產品”。有好的管理體系,就一定有好的執行力,反之,沒有好的管理體系,就一定不會有好的執行力。 如何打造企業管理體系?關鍵在于老板必須首先改變自己落后的觀念。企業從她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不再屬于個人。幾個人甚至一個人都可以創辦一家企業,想保持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必須依靠一群人,必須依靠全體員工。如果我們把企業比喻為一艘航船,老板最多是一位舵手,舵手只能做舵手的事,做不了大副的工作,更做不了水手的工作。企業所有的員工必須職責明確、分工協作,才能推動企業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向前。 曾經服務過的中小企業無不經歷了從老板一人管理到依靠系統管理的轉變,前面關于舵手與水手的比喻就出自一位曾經的能人老板。他的企業在建立了規范的管理體系之后,他不再事必躬親,即使外出十天半月,企業仍然運轉自如。工作效率和企業效益都比他一人管理時提高了許多。管理出效益對他不再遙不可及,而是觸手可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