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研究院總工程師 陳 勇: 提高開發能力是自動變速器產業化的基礎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以“中國創新汽車變速器,混合動力及電驅動技術”為主題的第二屆國際CTI論壇上,吉利汽車研究院總工程師兼中國CTI研討會顧問陳勇博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從我國自動變速器產業開始起步到現在,按國際慣例產業化進程并不是走得慢了,應該說是比較適中的。 陳勇介紹,我國自動變速器研發的真正起步實際上是在2006年以后,自動變速器的技術含量要高于發動機,對它的開發以及國內的經驗都是匱乏的。經過這幾年的摸索,大家找到了一些路子,應用了不同的方向,有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方向,還有獨立研發的方向。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按現在的開發,所有的知識產權都在這些自主品牌廠商手里面,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志,與以前的完全引進是不一樣的。 要解決我國自動變速器產業化的問題,陳勇認為,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發與零部件基礎工業兩個方面。開發上的問題實際上是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更多的還是軟件方面的問題。中國的自動變速器人才匱乏,真正做自動變速器專家級的人才很少,動力總成的集成能力比較弱。零部件方面,所有的相關國外零部件供應商都具有開發能力、試驗能力和產業化能力,國內的供應商并不具備開發能力,不具有開發能力的供應商是很難與主機廠并行開發。 國內自動變速器產業化的另一大主要問題是相關廠商之間的協作少。陳勇指出,自主品牌廠商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產業化的零部件公司相互之間的協作比較少,經常是一個公司在獨立奮斗,對開發能力的培養不利。他表示,要想做好產業化一定要扎扎實實、一點一滴地去做,一方面變速器廠商的開發能力要提高,另一方面相關零部件公司的開發能力也要提高,這樣才能做好產業化。(一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