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同比繼續下降 放開合資股比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弊大于利 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65.07萬輛,比上月增長6.9%,比上年同期增長11.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5%,比上月提高2.3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期下降4.6個百分點。 1~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577.5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2%,低于乘用車總體增長速度3個百分點。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 對于現在熱議的話題放開合資股比,董揚認為現在不需要放開合資股比,放開股比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弊大于利。“我們講WTO規則,我們講市場經濟,我們講充分競爭,講利益就會有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的博弈。中國資本、中國品牌的汽車企業和外國資本、外國品牌的汽車企業對于中國汽車,對于中國國家、政府的收入,對于中國技術的發展和中國消費者的利益是不一樣的。從政府收稅角度講,可能外資企業比中資企業交稅要多,如果是純進口汽車交稅就更多了。但對于社會進步來說,可能純進口對社會幾乎沒起什么進步作用。而合資生產,因為是在中國采購零部件,作用稍大些。但如果是完全中國制造、中國研發,對中國社會的進步影響就更大了。從消費者角度講,由合資企業生產的、擁有國際接軌的潮流、理念、特點、質量水平的汽車,因為有中國品牌的摻和讓它價格不能再往上漲,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董揚指出,中國品牌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利益所在,中國品牌不光對全社會的帶動作用很大,對于國家安全的作用更大,對于整個國家經濟安全的作用也更大。所以我們需要保護培養中國品牌。放開股比是不合適的,況且50∶50的股比限制只有整車,零部件已經放開,在銷售方面也是放開的,這樣的政策并沒有影響到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日系品牌銷量同比增長近2倍 日系持續回暖為哪般? 10月,外國品牌乘用車銷量與上月相比,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8.7%、17%、12.8%、7.8%和2.9%。與上月相比,法系品牌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小幅增長,其它外資品牌有所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由于基數較低,日系品牌銷量增長1.8倍,此外,美系品牌增速達到26.2%,表現也較為突出。 10月,各系別轎車銷量與上月相比,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轎車分別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4.6%、18.1%、16.3%、8.4%和4%。與上月相比,美系和法系市場占有率略有增長,其它外國品牌呈一定下降。 董揚對于日系品牌的回暖也有自己的看法,中日合資企業生產的日系汽車,主要的品種設計來源于日本,汽車性價比在中國市場上有很大競爭力。之所以出現波動是因為政治影響了經濟,不是日系轎車產品本身不好。日系轎車適合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上有相當的競爭力。(一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