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太鋼按照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要求研制的不銹鋼板材、鍛件、鋼管的試料,日前已提供給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中心有關設備試驗制造單位,通過了產品評定,為此獲得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中心相關單位專家的好評。
ITER項目是中國、俄羅斯、印度、歐盟、韓國、美國和日本7個國家投資100億歐元,于2008年1月開工建設的國際新能源項目,其中中國承包的磁體支撐結構、屏蔽包層采購包總價為約百億人民幣。
ITER主要依靠磁約束使氫產生核聚變,從而利用聚變產生的能量進行發電。核聚變是一種清潔、無污染、儲量巨大、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經濟、可靠的新興能源,聚變的科學可行性已得到證實。
從2007年8月開始,太鋼就參與了ITER項目不銹鋼材料的技術交流、試料的研制,并成立了由技術、營銷、生產等相關部門組成的攻關組。在研發期間,公司與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中心及承擔有關設備試驗制造單位多次互訪交流,為試料的研制成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中心及承擔有關設備試驗制造單位在來訪并技術交流過程中,參觀了太鋼不銹鋼生產線,他們對太鋼的生產能力和先進的管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鋼不銹鋼產品的成功供應,將使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取得更大進展,同時把公司不銹鋼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成為國際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