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和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許永盛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全國節能減排”進行現場解讀并回答網民提問。朱宏任表示,今年2月6號,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發7號文件),這是國務院今年第一次系統全面地部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這項政策與以往政策的不同點是,進一步明確各地方、各部門的分工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配合機制,要求各地方、各部門共同努力,發揮各項政策措施的綜合效力,建立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體系。
朱宏任指出,應該明確,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實施這項工作的責任主體是企業。企業應該嚴格遵守安全、環保、節能、質量等法律法規,認真貫徹國家的產業政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地淘汰落后產能。另外,國務院各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承擔了相應的責任。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推進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分行業確定淘汰落后產能的年度目標任務和實施方案,并分解落實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抓緊制定限制落后產能企業生產,激勵落后產能退出,促進落后產能改造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指導和督促各地區認真貫徹執行。
朱宏任強調,淘汰落后產能必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一方面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調整和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強化稅收杠桿調節,努力營造有利于落后產能退出的市場環境,使落后產能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場經濟手段,加快落后產能退出。國務院《通知》中提出的嚴格市場準入、強化經濟法律約束,加大執法和處罰力度,加強財政資金引導等措施,都是利用經濟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禁止落后產能進入市場,壓縮落后產能市場空間,激勵落后產能退出。這些也都是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一些做法。
朱宏任坦言,淘汰落后產能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涉及到資產損失、債務處理、職工就業、地方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等多方面的問題,情況非常復雜。目前淘汰落后產能的相關政策措施尚不夠完善,激勵和約束作用還不夠強,部分地區和企業對淘汰落后工作認識存在著偏差、責任不夠落實,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產能的長效機制。建立落后產能退出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完善落后產能退出的市場機制。在目前我國面臨轉變發展方式、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等一系列緊迫任務的情況下,特別是市場機制目前尚不完善,如果僅僅靠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經歷的時間會很長、代價會更大。因此,在建立完善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的過程中,不僅要使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還必須有效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加強各項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體系,發揮各項政策綜合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