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回應中美輪胎特保案———
近期,中美輪胎特保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有隨之升溫的趨勢。那么對于中美輪胎特保案,身為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的拉米是如何看待的呢?就此問題,前不久央視記者芮成鋼赴瑞士采訪了拉米,這也是拉米首次針對中美輪胎特保案做出回應。
芮:對于中國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您如何評價?尤其是中國在處理和美國的輪胎特保案上,您對中美雙方對這起貿易案的了解方式感到滿意嗎?
拉米:我很難對此給出決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美在解決這個問題上產生摩擦,他們可以通過WTO解決。WTO有審判權,有解決這種貿易的體制。解決這種貿易爭端可以通過我們的訴訟體系,這些體系都是合理、透明的。這可能是解決這種貿易爭端、避免沖突升級的最好辦法了。
芮: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回顧過去8個月,已經有超過100多起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貿易案件。那么是中國做錯了嗎,或者我們能以另一種方式來看待這些案件嗎?
拉米:“你的數據完全正確。如果以年數據為基準,中國的確已經成為反傾銷打擊的最大對象。沒錯,我理解中國這種被多方夾擊的感受。特別通過觀察數據你就會發現都有哪些國家對中國實施反傾銷政策。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發展中國家,其中印度對中國實施最多反傾銷政策,巴西其次。這些數據背后潛藏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如今中國是地球上最大的出口方。對于那些在其他很多國家生產加工,但最后在中國組裝的制造業產品,中國常常是處于這個生產鏈的最后一環。而反傾銷又是針對最后的出口方,中國作為最后的出口方自然就成為了打擊目標。而實際上,在這個生產鏈中的所有生產制造方都受到了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