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近通過的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進一步堅定了中國制造企業戰勝困難的決心。面對來勢洶洶的“金融海嘯”,我國大型裝備制造排頭兵企業——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重)積極調整產品布局做大主業,運用貨幣手段規避外匯風險的同時,更多地將目光瞄向了國內重點建設項目,加快推進世界最大鑄鍛鋼生產基地建設,目前,已完成了全部工程量的80%,總計投入40億元,并已開始承擔國家一些重點工程的大型鑄鍛件任務。
中國一重是中國最大的以生產軋鋼、冶金、鍛壓、電站、石化等重型設備為主體的大型機械裝備制造企業,現已具有一次性生產700噸級鋼水、一次性澆注單重500噸級以上鑄件、300噸級鋼錠、200噸級鍛件的能力。該企業生產的鍛焊結構熱壁加氫反應器、煤直接液化反應器的制造技術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在國際上率先承擔了第三代壓水堆AP1000核島主設備鍛件的制造合同。
中國一重“建設國際一流鑄鍛鋼基地及大型鑄鍛件國產化技術改造項目”是2007年底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日前,所有新擴建廠房全部完成,交貨期、長周期采購基本結束,已開始承擔國家在建核電項目、70萬千瓦以上大型水電站等一些重點工程的大型鑄鍛件任務。
預計到2010年,中國一重將年產鋼水50萬噸、年產鍛件24萬噸至25萬噸、年產鍛鑄鋼件6萬噸至7萬噸,其生產能力等級將會達到“7654”的世界一流制造目標,即:一次性提供鋼水700噸、最大鋼錠600噸、最大鑄件500噸、最大鍛件400噸,使核心鑄鍛造技術20年不落后,噸位等級產量達到世界第一。屆時,中國一重鑄鍛件產量將達到世界的25%,將徹底扭轉我國高端大型鑄鍛件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