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這一天,是美國下發的對華為芯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的日子。也就是從這一天起,華為手機開始陷入了無芯可用的局面。芯片斷供,手機受阻,市場份額也已跌出前五……如今的華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是繼續堅持,還是另謀出路?最近華為的一個新動態,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根據天眼查的信息顯示,華為于9月13日成立了一家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鄭麗英,注冊資本為7.27億元,注冊地址在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鄭東)。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00%控股,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大數據服務等。其中,集成電路設計、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物聯網技術研發等業務十分引人注目。
從工商信息來看,目前尚不清楚該公司的具體目標,但注冊資金很高,業務范圍很廣,預計這家超聚變公司的地位不凡。 事實上,這并不是華為首次成立超聚變公司。早在今年7-8月,華為就分別在蘇州和深圳注冊了兩家超聚變公司,并且經營范圍基本一致,注冊資金也是不低。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到底什么是超聚變? 此前,在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攜手中國電信共同提出了“超級頻率聚變”創新技術,旨在通過頻譜池化,實現離散頻譜從簡單聚合到融合一體的頻譜聚變新技術及頻譜間靈活調度,提升資源效率,滿足5G千行百業新業務場景下的低時延、大連接、廣覆蓋、深穿透等新需求。
當時,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業務總裁丁耘在演講中提到:“超級頻率聚變技術綜合各個頻段的優勢,能實現全頻譜池化,上下行按需靈活聚合,更好滿足5.5G應用場景對于網絡能力的要求。從超級上行到超級頻率聚變,華為在技術上持續創新,從支撐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5.5G進一步拓展了網絡能力邊界,更好地支撐萬物智聯美好社會的構建。” 此外,華為技術有限公司5G產品線總裁彭紅華也介紹了超級頻率聚變創新技術,并指出“利用離散頻譜需要在網絡側進行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的創新。在硬件上,基站設備需要具備多頻段大帶寬能力;在軟件功能上,要創新極簡控制信道、上行/下行頻譜池化統一調度功能,提供更加極致的5G網絡體驗,支撐5G的長期發展。”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大致可以理解為,超聚變是一項移動通信技術所需要的工藝,靠著頻譜等信息的支持,能夠讓成千上萬個頻譜實現聚合。簡單來說,就是把所有搭載了華為設備的終端信息進行整合,最終建造出一個全覆蓋的5G信息網絡。 要知道,目前業內普遍采用的整合方法是載波聚合技術。那么比起傳統的方式,這種超聚變技術又有什么優勢呢? 首先,該技術的控制效率非常高。以前的聚合方式太過繁雜,不能實現有效細致地管理;而采用了超聚變技術后,能夠對傳輸的信息數據進行嚴格細分,在保證順暢輸送的同時,還能對其進行穩定分類。 其次,該技術能夠時時刻刻為信息輸送提供最優選擇。這就好比打車出行一樣,去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最優路線,根據各自的行走方向而提供不同的選擇。 更為重要的是,該技術能夠實現頻譜之間的靈活搭配,可將信息輸送的效率最高提升至20%。 鑒于以上技術優勢,有人認為,超聚變公司的成立,可能意味著華為在針對企業、行業等領域的信息安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業務方面的強化。但也有人推測,這是華為在對于物聯網數字化進行的龐大布局。 來源:直觀學機械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