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借殼上市”近半年,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終于完成上市。而淡出大眾視線已久的FF創始人賈躍亭也出席上市現場做車輛講解,并在敲鐘臺下鼓掌。 北京時間7月22日晚9點,FF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FFIE”。截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法拉第未來股價為14.22美元/股,漲幅3.22%。值得注意的是,在FF即將登陸納斯達克前,其股價盤前漲幅一度擴大至50%。 與此同時,FF全球CEO畢福康公布了FF 91 Futurist全新預訂政策。“隨著IPO的完成,FF 91未來主義者版車型的量產交付將從生產制造、供應鏈、用戶生態等維度全方位進入沖刺階段。”畢福康表示。 按照規劃,FF首款量產車FF 91將在其成功IPO后一年內完成上市交付。“FF現在的目標是聚焦在12個月內高質量交車。”賈躍亭表示。 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借殼上市只能為FF提供一定資金支持,但FF現在的問題并不只是錢的問題。截止目前,FF并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FF未來發展將走向何方,還需要審慎關注。” 收獲10億美元融資 加速產品交付 今年年初,FF宣布通過與一家SPAC(即反向并購上市)公司PSAC(全稱為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進行業務合并最終完成借殼上市。交易完成后,FF將成為PSAC的全資子公司,FF的股東將成為PSAC的股東,PSAC將更名為“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Inc.”。 7月21日,FF方面宣布,美國紐約時間7月20日, 在PSAC舉行的特別會議上,股東審議和投票通過了PSAC和FF之間的擬議合并交易有關的全部方案,且披露完整投票結果的8-K表格已經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投票通過后,FF與PSAC的合并上市交易完成,次日即可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彼時,FF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沈萌看來,PSAC之所以會愿意與FF合并,并不是看好FF的發展,而是看中FF的話題性,能夠在二級市場炒作股價、獲取收益。“FF和PSAC合并是借著新能源概念和PSAC的熱度,后續仍要看其具體業務落地和業績表現。”沈萌認為。 據了解,在PSAC與FF的擬議業務合并完成時,99.91%的資金將留在PSAC的信托賬戶上,預計在業務合并完成時可獲得約10億美元的資金。“這筆資金將是FF實現整體戰略和落地交付產品的重要推動力量。”畢福康表示,FF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加速提升生產計劃,并達成按時交付FF 91的目標。 “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要把這款車按時高品質地交付到全球用戶手中,實現對傳統超奢華汽車品牌的顛覆,盡快達成全球塔尖用戶市場行業第一的目標。同時隨著后續車型的推出,成為主流高價值用戶市場領軍企業之一。”賈躍亭說。 在沈萌看來:“FF始終給外界一種很神秘的感覺,要說它的技術有多先進,但并沒有任何第三方驗證過。同時,近幾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新車、新技術層出不窮,競爭也日趨激烈。未來,FF將如何發展,現在還很難說。” 量產后仍面臨多重挑戰 賈躍亭于2014年創建FF,并于次年宣布完成10億美元A輪融資。不過,由于賈躍亭因樂視系爆發資金危機,背負巨額債務遠走美國,最終導致FF資金出現危機。雖然FF曾在2018年牽手恒大引入資金,但由于雙方因控制權問題存在分歧,最終“不歡而散”,造車項目也持續停滯不前。 早在2017年1月,FF 91就對外發布,但因FF經營困難而一再推遲新車的量產。“FF 91肯定會在公司成功IPO后一年內完成上市交付。”FF中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按照FF最新規劃,FF 91將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交付。 FF方面表示,FF在數月前就已經全面啟動了FF 91 Futurist量產交付的倒計時工作。漢福德工廠的生產準備工作也已經展開,包括用戶獲取、用戶運營、用戶服務等業務在內的用戶生態體系也已進入高速運轉階段。 今年4月13日,FF宣布將在FF 91上搭載英偉達NVIDIA Drive Orin平臺芯片,在2022年上市時實現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功能和停車、召喚功能。同時,在后續兩款車型——FF 81和FF 71,FF也計劃搭載NVIDIA DRIVE Orin自動駕駛平臺,分別于2023年和2024年上市。FF方面表示,預計未來5年,FF 91銷量將超過40萬輛。 雖然FF 91量產落地時間已基本確定,但外界對其能否快速搶占市場卻仍持觀望態度。“FF推出FF 91時間領先于多數國內外車企,但遲遲未能量產落地,丟失了先發優勢。不僅如此,FF早前應用在FF 91上的一些技術到現在可能已經相對落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時至今日,包括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旗下車型已經進入市場兩三年,有一定的市場基礎。FF想要在當前日趨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脫穎而出,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沈萌也表示,即使現在推出量產車,FF也已錯過最好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時機。未來能否脫穎而出,現在還很難說。 對于賈躍亭能否借此次機會“翻盤”,崔東樹則認為,如果FF能抓住此次上市機會,快速量產落地并實現大規模銷售,賈躍亭離“下周回國”就會不遠。 FF方面表示,FF上市之后,將實現賈躍亭債權人信托的真實價值,為最大化債權人利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此前,業內也曾推測,FF順利上市,賈躍亭的債務問題將得到解決。“下周回國”或將不再是一個梗。 發展歸途或在中國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表示,FF未來發展歸途在中國。不過,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國內外傳統車企均已大范圍布局新能源汽車,量產車也已逐步被市場認可。“從當前國內車市發展情況來看,已沒有其發展環境。”曹鶴認為。 崔東樹則認為:“FF未來想要快速發展,除加快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外,還要在中國加快建立一個項目落地,然后在中國實現量產。如此一來,FF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 事實上,為落地中國,FF早已開始行動。早在2019年9月畢福康接任FF全球CEO僅一個多月就曾來到中國,為FF融資和落地中國市場而奔走。“中國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約見一些中國本土企業,尋找合作機會。”畢福康坦言。 在2020年6月,賈躍亭完成個人破產重組后也曾明確,他下一階段核心使命是與FF全體合伙人一起把FF做成,并回國推動FF中美雙主場戰略。 1月29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作為財務投資人參與了FF SPAC上市的少量投資,同時提供人才和技術,以代工的角色給予支持。有觀點認為,吉利的運營管理能力、供應鏈體系和整車制造能力,將助力FF產品和戰略盡快落地。 除此之外,FF官網還曾披露,FF將會與吉利控股和“中國一線城市”建立合資公司,支持FF在國內市場的量產工作。 按照計劃,2025年,FF將在中國實現10萬輛~25萬輛/年產能的落地,并在2026年額外增加15萬輛/年的產能。其中,這座“中國一線城市”將向合資公司提供2000畝的工業用地以建設廠房。此外,該“一線城市”還將提供外商投資稅收優惠和建立研發中心的額外補貼。 營銷渠道方面,今年4月15日FF對外宣布成立新的全球線上到線下(O2O)直銷組織、戰略和銷售伙伴。外界流傳的一份FF給投資者的交流材料顯示,未來,FF線下門店將集中于美國、歐洲北部和中國市場。其中,涉及的中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重慶、西安兩個城市。 有觀點認為,無論是FF 91量產交付、營銷渠道布局還是FF中美兩地戰略的施行,先決條件是FF能否順利登陸資本市場。此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后,FF能否借此機會翻盤,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助力賈躍亭回國?這些問題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