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最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數據庫公布豐田的車輛減震構件專利申請。這款豐田木保險杠的專利申請提交于2017年,目前尚未得到授權。
(圖片來源:autowise) 豐田新保險杠系統完全由木頭制成,基于三層設計,外面兩層為單層木頭,中間一層包括多個小木頭塊。當汽車撞上障礙物時,木頭會變形,然后塌陷。 木頭的環形紋路方向和厚度可以改變,以適應不同的負載吸收特性。例如,上下兩層可以更厚一些,以承受更高的負載。環形紋路的方向也可以進行調整,以增加負載吸收量。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如圖8所示,這三個木制部分的前表面保持彼此齊平。而且,環形紋路可以調整至與負載力垂直或共面的方向,也說是說,木材的環形紋路的方向,可以指向車輛的上下左右。 據推測,這可能對偏遠地區的車主有利。假設需要新的保險杠,該公司可以通過遠程服務中心,現場制造新的木制保險杠。 總而言之,豐田汽車公司表示,他們希望減少施加在車輛上的碰撞負載。 豐田的木制保險杠長什么樣?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圖1顯示汽車的俯視圖。數字10代表汽車,數字12代表通過螺栓固定保險桿的框架結構。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圖2是同一保險桿的側視橫截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保險桿的上下木制部分(22),使用大螺栓將中間木制部分(21)夾在中間。然后,用“保險桿加固件”將它們包裹起來,將保險杠固定在適當位置。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圖3是保險桿核心部分的等距圖。從中可以看出,與外面的部分不同,中間木制部分不是單一的,它們由多個小木塊組成。同時注意環形紋路的方向。在此圖中,環形紋路垂直于負載方向。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圖4顯示圖3中同一部分的前視圖,可以進一步看清設計細節。木頭中的環形紋路實際就是樹木的年輪。在此設計中,環形紋路的設置非常有針對性,可垂直于負載路徑(上下)或沿負載路徑(從前到后)定向,以調節負荷吸收性能。正如豐田所說: “減震木構件21的環形紋路21e的軸線,可以沿垂直于支撐木構件22的負載輸入面22f的方向延伸,即碰撞負載F可能的輸入方向。由于減震木構件21塌陷,可以吸收較大的碰撞負載F。” 數據與應用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圖5顯示了有關設計強度的一些高級數據。X軸顯示保險桿的變形度(按mm計)。Y軸顯示施加至保險桿上的負載大小。 當保險桿撞到某物上時,上下木制部分會先吸收沖擊力,如圖3和圖5中的L所示。如果負載大到使上下部分變形,接著中間部分會開始吸收沖擊力,這由臨界負載Fx表示。如果負載F超過了臨界負載Fx,該系統就會崩潰。簡言之,該系統可在完全被破壞之前逐步吸收沖擊力。 “在碰撞負載F超過減震木構件21的臨界負載Fx之后,減震木構件21可能會在其寬度方向(車輛前后方向)上與支撐木構件22塌陷。因此,減震木構件21和支撐木構件22都可能塌陷,從而吸收碰撞負載F。” 豐田公司闡述該系統的其他可優化特性。如可以調整上下木板的厚度,以吸收更多或更少的負載。 “通過增加或減小每個支撐木構件22的厚度T2(圖4),可以控制上下支撐木構件22開始坍塌的臨界負載Fo;對于使減震木質構件21開始塌陷的臨界負載Fx,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小每個減震木質構件21的厚度T1來控制。”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豐田還展示了同一想法的另一種變體。圖6顯示具有末端件的相同系統,該末端件將向負載吸收木件施加橫向夾層作用力。豐田表示,這可以在左右移動時幫助系統保持原位。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和商標局) 最后,圖10和11顯示圖8設計中的示例場景和設計結果。圖10顯示木制保險杠和燈桿H。圖11顯示撞擊燈桿的預期結果。 相對于當前材料來說,木材可能提供無法復制的特性。而且,豐田公司可以對一系列特性進行優化,顯示出其設計細節的深度。 來源:蓋世汽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