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特斯拉“車頂維權”事件迎來重要進展。 當天,特斯拉對外發布了河南女車主(即“車頂維權”事件當事人)車輛發生事故前1分鐘的數據,并作出一份文字說明。 特斯拉方面表示,在駕駛員最后一次踩下制動踏板時,數據顯示,車輛時速為118.5千米每小時。在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的2.7秒內,最大制動主缸壓力僅為45.9bar,之后駕駛員加大踩下制動踏板的幅度,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92.7bar,緊接著前撞預警及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啟動(最大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140.7bar)并發揮了作用,減輕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統記錄了碰撞的發生。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車速持續降低,發生碰撞前,車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時。 同時,對于事故發生前30分鐘車輛的狀況,特斯拉方面稱,在車輛發生事故前的30分鐘內,駕駛員正常駕駛車輛,有超過40次踩下制動踏板的記錄,同時車輛有多次超過100千米每小時和多次剎停的情況發生。
特斯拉方面還表示,“將毫無保留地配合監管部門開展深入調查,開誠布公接受社會監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河南女車主的家屬,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而“車展維權”事件中的另一當事人——西安女車主李彥(化名)僅表示“對上述結果不予評價”。 維權車主收到取數據通知 4月22日,上述河南女車主的丈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下午,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給我打電話讓我去取車輛數據。我愛人現在還在行政拘留中,得等結束后回河南才能去取數據。” 同一天,李彥也收到了去取車輛數據的通知。“今天下午6點5分,西安特斯拉體驗店工作人員通知我這兩天過去拿數據。拿到數據后,我打算求助消費者協會推薦的權威鑒定機構,也有可能會與河南維權女車主尋找同一家第三方鑒定機構。”李彥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4月22日,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鄭州)有限公司客戶經理葛偉華表示:“目前特斯拉總部已經準備好了相關數據,今天(22日)下午6點前將由總部發回鄭州福塔店,再由福塔店提交給車主張女士。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聯系不上車主本人,會將相關數據先提交給監管部門,也就是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當天下午4時30分,特斯拉負責處理該事故的相關負責人對外表示:“已經把數據郵件發給客戶了。給客戶打電話一直沒有接,(我們是)通過公司郵箱發到了客戶買車時填寫的郵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軟件科技公司高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車輛是否有問題,車主是否有踩下制動踏板,都需要由第三方檢測機構來公布,(由特斯拉)單方面公布并不公允。” 專家稱目前難有結論性判斷 特斯拉數據公布后立即引發了熱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維權車主表示:“可能因為是軟件問題,特斯拉方面也發現不了。” “作為高端智能化電動車的鼻祖,特斯拉同時出現‘失控’和‘剎車失靈’的幾率確實非常低。”資深汽車技術人員承顥(化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出現類似的情況,相信特斯拉相關技術人員已介入排查。不過,若真有類似情況出現,有可能因為幾率非常小且無規律可循,技術人員在測試過程中也很難發現。 “我們分析了解到的每一起車輛意外加速事件的駕駛數據,結論是特斯拉汽車在所有事件中都按照設計要求正常運行。也就是說,只有當駕駛員讓汽車加速時,汽車才會加速,當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車輛會正常減速或停止。在實際行駛過程中,如果駕駛員無意間同時踩下了制動踏板和加速踏板,根據設計要求,制動踏板的優先級會更高,此時加速踏板的指令將不會發生作用,電機扭矩也會被切斷,持續踩下制動,車輛就會停止。”特斯拉方面曾公開解釋稱。 “車輛同時出現‘失控’和‘剎車失靈’的幾率確實非常低,但也不是不會出現。但到目前為止,我們能看到的所有信息,還不能支撐我們去下一個結論性的判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智能駕駛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從理論上講,如果故障數據沒有及時上傳回后臺,上述情況有可能發生。同時,在測試過程中,因為這種故障事件的觸發條件比較復雜,不容易在實驗室中測試出來。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軟件科技公司高管告訴記者,我國有針對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建立的數據監管平臺(即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和管理平臺),此時最好的辦法是能通過監管平臺提供數據。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