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放在汽車行業內,“賽力斯”的名號也足夠陌生。 這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車企,1月25日晚,放出了一枚“續航超1000公里+量產車”的重磅炸彈:按照宣傳,這款名為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的新車不僅將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更重要的是,這車直接公布了25.98萬元的售價,注意,不是預售價,相當于一步到位量產交付。 這么一家“悶聲干大事”的造車新勢力為何此前泯然于眾人?一查資料才發現,賽力斯還來自海外。公開資料顯示,賽力斯全名金康賽力斯,2016年在硅谷成立,英文名叫SF MOTORS,是個美國企業。但在2018年,在海外撐不下去的賽力斯,將全部股權轉到了小康股份旗下的金康新能源,正式“轉戰”國內市場。所以,就嚴格意義上來說,如今的賽力斯已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自主品牌。 增程式非新技術,談何顛覆? 真的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嗎? “全球首款續航超千公里量產增程電動車”——這是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上市打出的宣傳口號,看似震撼的背后其實藏著不少的貓膩。 值得一提的是,新車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了增程式發動機,什么是增程式?簡單來說就是比普通電動車,多了一個燒油的發電機,但和混動技術不同的是,加的油不直接參與驅動,而是轉換成電力輸送到發電機。 而這樣的技術帶來最明顯的優勢就是綜合續航(滿油電續航),它在純電動模式下行駛里程通常在150km以上,如果要長途駕駛也能做到和傳統燃油車一樣的續駛里程。另一家采用類似增程式系統的理想ONE的綜合續航里程也能夠達到800公里。 至于為什么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比理想ONE的綜合續航還要再多出200公里,最直觀的原因之一就是理想用的是1.2T三缸增程器配備了一個45升油箱,而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采用的是一臺1.5T四缸的增程器,油箱尺寸也相應增大到56升。 從根本上來說,增程式本身既不是顛覆性的電動車技術,而續航宣傳上,賽力斯也是拿自己“滿油電綜合續航”去對比普通電動車的“純電續航”。 綜上而言,其實增程式電動車從續航上來看就可以看做是一輛正常的燃油車,再加上一個續航里程不高的電機,因此從綜合續航上來看比普通的純電動車要高一點也不稀奇。 雖然增程式發動機有點突出,但缺點也顯而易見。 首先,燃油增程器和前后電動機以及電池組占據了大量成本,這也使得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價格不菲,另外,這些硬件讓一輛4座車型重量大增,超過了2噸,尤其是在當電池沒電的時候,整個車相當于用1.5T發動機拖了一推“無用的電池”在行駛,增加油耗不說,駕駛感受也可想而知。 因此,為了降低油耗,從賽力斯的宣傳中也不難看出,這家車企也在進行一系列優化。比如,根據官方數據,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此次搭載的華DriveONE三合一電驅,其與賽力斯SEP200高效率電機配合,再加上高效二代增程器,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相比起同級燃油車油耗低了35%,與同級插電混動車型相比降低了30%。 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的同步電驅效率達到91%,這個值越大意味著油耗越低。 事實上,賽力斯最大的想象空間還是其與華為的合作,除了與華為在三電系統上共同研發,未來賽力斯還會與華為共同打造“5G汽車生態圈”,預計下一代車型或者是賽力斯新款產品或將搭載華為智慧座艙和駕駛輔助系統。 另外,相比于更具實用性的7座SUV理想ONE,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另辟蹊徑”主打高性能,動力參數上,整車綜合最大功率達到405千瓦,綜合最大扭矩達到820牛米。官方宣稱其百公里加速僅需4秒。再加上,車內采用一體式運動座椅,輕量化鋁合金底盤以及前雙叉臂后梯形臂懸架系統,都在強調運動車型的身份。 續航1000+成資本市場“興奮劑” 事實上,近一段時間來,續航1000公里以上正不斷撩撥資本市場的“敏感神經”。 1月15日,廣汽埃安在宣傳中聲稱自己搭載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的車型8分鐘可充滿80%,另外,石墨烯電池采用硅作為負極材料,搭載相關電池的車輛NEDC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 但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歐陽明高直接表示,如果有人告訴你,他的車能跑1000公里,幾分鐘能充滿電,還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他一定是騙子。 在院士的“開炮”之下,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緊急出來辟謠,稱8分鐘能沖80%以及續航超1000是兩項技術,且不要把技術突破和商業推廣混為一談。 至此,雙方論戰告一段落,說到底,兩方都沒有錯,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廣汽埃安在宣傳上出現了不嚴謹的夸大。不過,即便如此,在發布該宣傳當天,廣汽集團在A、H股的股票集體上漲,其中A股尾盤直接拉升至漲停,足可見資本市場對于電池技術突破的追捧。 事實上,不僅是廣汽,近一段時間來,打著續航1000+的新能源車企此起彼伏。1月14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聯合打造的新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宣布旗下首款車型與寧德時代開展合作,在行業內首次采用了搭載“摻硅補鋰”電池技術,可實現單體300Wh/kg能量密度,最大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 同樣沖擊千公里續航的還有蔚來汽車,1月9日,蔚來汽車發布了續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蔚來ET7,搭載固態電池后NEDC續航可達到1000公里。 先不論這些技術是否實現突破以及具體的落地時間,事實上,對于消費者而言,所謂的續航1000km只是短暫的刺激,雖然從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續航焦慮,但是充電樁布局稀缺、低溫掉電快、電池衰減以及保值率低等一系列實質問題,仍是新能源汽車的根本痛點。而在車企宣傳的輪番轟炸之下,真正獲利的不過是這些新能源車企的股價。 總體而言,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沒有帶來電池技術的真突破,只是采取了現在電動車市場相對小眾的增程式動力方式,用“油電續航”打出“續航1000+”的賣點,蹭上了近期的熱度上市而已。 來源:澎湃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