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石油煉化設備領域、首次承制裂解氣急冷換熱器的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在復工復產供應鏈上傾力付出,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傾盡全業態帶動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取得不菲業績。 淬火、打磨、切割、焊接、穿管、組裝……頂著初夏高溫,克服疫情帶來的原材料、物料、運輸等方面的種種不利影響,近日,哈電鍋爐承制的山東壽光魯清石化公司年產120萬噸輕烴綜合利用項目乙烯裂解裝置首批產60臺急冷換熱器順利產成。首批產品的產成,對哈爾濱鍋爐制造業進一步開拓急冷換熱器市場及牽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急冷換熱器是一種套管+管屏+聯箱式換熱器,是石油裂解制乙烯的核心設備。與常規產品不同,急冷換熱器管排柔性較大,裝卸、轉運及安裝均需要專用吊裝工具,技術準備、生產制造及產品運輸難度大。面臨眾多挑戰,哈電鍋爐技術部門、生產分廠和職能處室攻堅克難,解決技術難題,攻破生產瓶頸,確保設備制造順利進行。 為了這批急冷換熱器順利產成,前期,哈電鍋爐輔機容器設計處解決了急冷換熱器專用吊裝工具設計難題。緊接著,包裝運輸也面臨挑戰。由于急冷換熱器結構的特殊性,輔機處系統設計室設計出了一種急冷換熱器通用型包裝支架,解決了不同規格急冷換熱器不同運輸方式的困擾。工藝部門對該產品結構進行系統分析,將整個部件歸類拆分為組件、零件,再逐個研究制定制造方案,確定裝配順序,最終形成總裝方案。 哈電鍋爐各生產分廠也齊心協力攻克難關。管子一分廠組織操作者進行兩個月的工藝培訓,不斷優化焊接方法,提高焊接質量。分廠協同工藝部門反復研究論證制造方案,將探傷工藝流程轉運周期減半。 其中,內管與下連接件內孔焊工序是關鍵環節,管子一分廠“全國百面紅旗班組”——手氬組挑選“精兵強將“提前練功鉆研,通過自制手氬焊槍、自制旋轉固定工裝等措施,攻克了該部件內孔焊難題,焊接一次合格率超出預期,保證了產品按期產出。聯箱分廠首次承擔該項目不銹鋼集箱的生產制造,為保證集箱鉆孔間距精度,采用鉆模板工裝配鉆。打工裝底孔時多次配鉆調整,保證了質量要求。 為有效控制集箱焊接變形,采用1根集箱1人多次焊接法,明確每根管接頭的焊接順序以及每根管接頭每次焊接量、間隔時間,有效控制了受熱變形,保證了質量要求;管子二分廠負責輕質爐急冷換熱器的總裝環節,這是該分廠成立以來承接的首個石化容器類項目。產品為內外管加集箱結構,總長超過22米,每臺24根管子需要與三個聯箱進行管接頭裝配焊接,裝配難度大。 分廠成立生產攻關小組,技術組通過多次技術交底和組裝模擬分析,把握生產關鍵點和制造難點。投產后,又攻克了結構極其緊湊尺寸相互約束的難關、克服產品下部空間狹小局限,在產品下部完成了每臺產品近一百個附件的定位、裝配、焊接任務;水冷壁分廠負責輕質爐急冷換熱器總裝前的熱處理。 該產品外形為中口徑管加方形鍛件的不規則體,熱處理擺放難度極大。為防止熱處理變形,分廠采用以人工擺爐為主兩臺吊車相輔的裝爐方式,提高了整體生產周期效率。該產品熱處理過程的溫控極其嚴格,均布6個熱電偶,從室溫開始控制升溫速度,每升高200℃進行一次保溫,熱處理保溫結束后控制降溫速度至室溫出爐。為保證熱處理進度,分廠合理制定開爐時間,高質量完成了熱處理任務。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保證訂單順利達產,進一步提升哈爾濱制造在石油煉化領域的份額,哈電鍋爐各相關部門正通力合作,確保產品陸續產成,為國家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