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號,耐世特亞太區新技術中心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開業。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耐世特汽車系統全球首席執行官趙桂斌;耐世特汽車系統全球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兼首席戰略官Robin Milavec等出席開業儀式。
耐世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10多年前的“通用家族”,至今已然成為全球13,000多名員工、銷售收入超過39億美元、為超過60家整車廠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供應商。耐世特也是全球為數極少的將核心工程布局全球的汽車零部件廠商,其中管柱式電子助力轉向系統(CEPS)的全球研發就在蘇州亞太技術中心。 “在過去一二十年的時間里,90%的汽車助力轉向系統由液壓轉到電動助力,由此我們的駕駛輔助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基礎上進化出了線控轉向系統、靜默方向盤、可收縮管柱、網絡安全系統等一系列的創新。”耐世特亞太區工程總監 林繩繽Burt Lin告訴我們。
耐世特全球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兼首席戰略官Robin Milavec:“10年以上真正的L5自動駕駛才可能會被推到市場上。從整車層面來看挑戰也是巨大的,需要依靠域控制器處理上千萬種駕駛場景,比如耐世特底盤系統、信息交互系統、動力系統,所有系統串聯起來。”為此,耐世特與大陸公司合作把轉向和制動銜接起來實現更好的運動控制。 筆者了解到,耐世特的轉向系統已經可以支持L1到L5自動駕駛需要。從上圖可以看出“線控”、“軟件”貫穿各個階段,那么另一個挑戰出現了——安全隱患。舉個例子說明一下,第一架航天飛機有400,000行代碼,耐世特EPS系統4,300,000行代碼,再到耐世特線控轉向技術包含13,500,000行代碼。根據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數據,每一百萬行代碼最好的情況是小于600個缺陷,其中至少1%將被視為漏洞。也就是說,漏洞數量與代碼的復雜程度是成正比。
“軟件代碼行數增加會使得軟件越來越復雜,耐世特有硬件在環系統可以在前期對軟件正確性做驗證。硬件在環系統在這里(蘇州亞太技術中心)就有這個能力,它能夠模擬真實的環境從而仿真各種駕駛員在車上遇到的情況,可以避免系統在車上可能會遭遇的各種故障。 另外包括我們的傳感器、電機控制器等,都有雙份的冗余配合我們的軟件,盡管可能會發生故障但是我們的系統仍將會保持一定的工作能力從而防范危險。” Robin Milavec補充道“我們還會通過軟件識別外界潛在的風險從而規避黑客發出來的信息。現在外國的主機廠把網絡安全放到整車里面,我們除了整車層面的要求,對自己的轉向系統還會有額外的網絡安全類似于防火墻。我們的網絡安全系統包含了硬件加密和軟件加密系統。同時,我們也會持續關注更好更高效的網絡安全系統解決方案。”
“作為隨心操控的引領者,耐世特致力于運用我們在轉向及傳動系統領域的優勢為全球的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趙桂斌強調,“耐世特亞太技術中心是耐世特全球工程技術布局中重要的一環。技術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強全球工程團隊的實力,并同時提升全球和本地的工程效率。” 面對未來,耐世特已經準備好了。 來源:蓋世汽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