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公開資料顯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汽車研究院以侵害商業秘密為由,起訴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的四家公司,包括威馬汽車科技集團、威馬智慧出行科技、威馬汽車制造溫州公司、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索賠金額高達21億元。 據悉,該案件將在上海高院開庭審理,開庭時間為2019年9月17日,屆時案件審判過程將現場直播。此次吉利“狀告”威馬,是傳統主機廠與新造車公司之間的糾紛,也是中國自主車企發起的首例知識產權侵權案,以及中國汽車行業知識產權糾紛最高索賠金額的訴訟案。記者在第一時間聯系到吉利汽車相關人員,其表示:“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我們不做額外評論。” 一般而言,涉及知識產權的糾紛通常都有很強的技術性,審理起來遠比一般的案件更為復雜。因此也不難理解雙方的“三緘其口”,畢竟這類復雜且耗時耗資的糾紛案,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不過,目前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是,威馬汽車創立早期的核心員工,確有不少來自于吉利,雙方之間的關系“千絲萬縷”。就以目前擔任威馬董事長兼CEO的“一把手”沈暉來說,其曾擔任吉利控股集團董事兼副總裁、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在吉利任職期間,沈暉曾帶領團隊完成對于沃爾沃汽車的并購,并在全球供應鏈采購方面經歷豐富。而沈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從不諱言對吉利汽車的欣賞,他曾表示,自己認為中國最牛的企業就是吉利。 與此同時,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品牌戰略副總裁陸斌此前曾擔任吉利銷售副總經理;威馬汽車首席服務官CFO張然此前曾在吉利任集團CFO,負責海外并購及融資;威馬汽車合伙人兼首席運營官徐煥新,此前也曾在沃爾沃主導新能源技術。 不可否認,隨著汽車行業競爭的加劇,車企之間員工跳槽,挖墻腳的事例已經屢見不鮮。尤其是傳統車企與新勢力造車企業之間的人員“流動”更加頻繁,一方面,新勢力造車企業急切需要從傳統車企里面挖一些經驗豐富的“老玩家”;而對于傳統車企高管來說,除了薪金和股權之外,這些傳統車企的大佬或許也看到了互聯網造車的前景。 不過,隨著核心人員的流動,如何界定商業秘密的泄露,防止觸碰相關條例與法規的“紅線”,更是一道不論是車企還是相關法律機構必須面對的“難題”。截至目前,對于吉利起訴威馬侵害商業秘密的原因以及吉利的相關證據等具體細節都還有待披露。 來源:澎湃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