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針對江淮汽車涉嫌排放造假一案延期聽證一事,引起網友高度關注。北京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發(fā)布一則聽證公告顯示,作為機動車生產企業(yè),江淮汽車涉嫌對污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據了解,該案原定2019年4月11日舉行聽證會,經江淮汽車申請,延期至5月16日舉行。 這已不是江淮汽車首次涉嫌排放造假了。據說早在2014年,便有媒體報道,在國內部分地區(qū)提前實施國四排放標準時,江淮汽車利用修改車輛合格證上的發(fā)動機型號和編碼等手段,以國三標準車型冒充國四排放標準車型進行銷售,這里有明顯的投機行為。 江淮汽車從商用車到貨車,再到新能源車,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造升級,但是也伴隨著質疑聲一路走過。江淮的發(fā)展一波三折,為了保住市場的盈利和品牌提升,他先后與蔚來汽車、大眾展開相關合作。 江淮汽車2018年年報顯示,在2018年度報告期內,江淮實現營業(yè)收入約500.92億元,同比增長1.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虧損7.86億元,同比下降282.02%。 2018年江淮汽車全年業(yè)績首次出現虧損。靠新能源補貼的企業(yè)一旦停掉補貼,必將裸泳,江淮試圖把自己變成汽車領域的“富士康”。 江淮汽車向中高端品牌轉型的意識早于北汽新能源,與蔚來汽車合作就是一個例子。2016年江淮與蔚來汽車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預計整體合作規(guī)模約100億元,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鏈合作。 對于排放量造假事宜,江淮汽車沒有過多回應,在車市下行的背景下,當大部分車企都在試圖通過新產品、新技術去討好消費者和市場時,江淮汽車卻在緊要關頭鬧出排放造假,一定程度上說明其對消費者的不重視。江淮汽車這種“因小失大”的做法,除了可能會遭到環(huán)保部門的處罰之外,其品牌形象也將會大打折扣,得不償失。 來源:快咨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yè)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