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在首都柏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向外界介紹了《國家工業戰略2030》,并展示了該《戰略》的草案。據悉,該草案由其本人親手完成。旨在進一步提高工業產值,保證德國工業在歐洲及全球的競爭力。 報告提到,在過去20年間,德國幾乎沒有再出現新的大型企業,且往日領先世界的企業,如AEG、根德等等已經失去了領先地位,而中國和美國卻涌現了大量世界領先的新企業。 《國家工業戰略2030》終極目標在于確保、或重奪德國、歐盟的科技領先地位。政府將出面調整建立跨企業聯合體,來共同進行電動汽車電池開發、人工智能研究等工作。且經濟界、國家和研究機構應當共同努力,使德國和歐盟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逐步達到并保持在25%與20%。這一目標應當在2030年之前完成。 阿特邁爾表示,通過合理的能源價格、降低稅收、將企業負擔降低到40%以下,可以增強德國企業競爭力,保證德國的就業崗位以及富裕。 戰略涉及九大領域 九大關鍵工業領域對德國經濟尤其重要,會是德國工業戰略2030的主要發力點,分別是原料產業、化工產業、設備和機械制造、汽車及其零部件制造、光學與醫學儀器產業、環保技術部門、國防工業、航空航天工業以及運用3D打印等新制造技術的企業。 允許企業形成壟斷 德國經濟部長表示,“在某些領域,德國需要擁有國家乃至歐洲范圍內的旗艦企業,使其擁有能力與全球巨頭抗衡。”外界媒體將這一表態視作暗指,西門子鐵路部門與阿爾斯通的合并計劃。通過兩家廠商的合并,資源整合,從而與來自中國的中車集團在全球市場上抗衡。此舉被認為是效仿中國政府的行為——中車集團由中國政府協調,整合了南車、北車等多家鐵路裝備制造企業的資源,形成了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里的一股力量,體量超過西門子與阿爾斯通之和。 不僅西門子,《戰略》草案還指出了巴斯夫、蒂森-克虜伯、德意志銀行和各大汽車制造商等另外幾家具體企業代表,并表示這些企業的“長盛不衰”對國家的經濟利益意義重大。不難預料的是,在未來的時間里,這些企業將有可能引來整合。 五項具體措施 為工業界創造更好的生產條件。例如,提供價格可承受的新型能源、使社會保障支出穩定和建設有競爭力的稅收體系。 積極接納外國投資。戰略當中指出,只有屬于明確規定的例外情況,才能禁止德國企業被收購。 屬于能夠直接改變游戲規則領域的新技術,會進行激勵性援助。例如,在合并或組成企業集團當中給予優待。例外的少數情況,甚至會直接參與關鍵產業的建立。 度過初創階段的企業,國家將幫助組建歐洲風投基金為其提供融資。 在國家開發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組建一支“德國投資基金”。以便能夠保障德國的專業技術知識。 面臨質疑鼓勵企業積極合并,資源整合的舉措必定會招致反壟斷聯盟的抗議。以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為例,歐盟認為兩家企業的合并將會使歐洲軌道交通市場的供應商完全被其控制。但兩家企業認為,合并后的公司規模仍小于來自中國市場的中國中車集團。 因此,阿爾特邁爾也在《工業戰略2030》當中要求國家以及歐盟競爭法的進一步完善。他表示,必須讓德國或歐盟新出現像巴斯夫或西門子一樣規模的巨頭企業成為可能。中小企業將從“加強”和“保護”的前提中受益。為確保它們的未來,聯合和收購必須變得更加容易。打造德國和歐洲的冠軍具有戰略意義。 據悉,該工業戰略將于未來幾周由相關各方共同探討,夏季休假時將由內閣通過。 來源:新華社、工控參考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