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汽車訊 2018年1月9日,北汽新能源在北京“藍谷”交出了一份成績單:103199輛。雖然并沒有達到17萬輛,但是依然足夠亮眼,畢竟2017年對于新能源來說哦,整個大環境并沒有看上去那么美,而且這也是北汽新能源連續第五年稱霸中國純電動車市場,在國際市場僅次于特斯拉。
10萬輛的突破 “2014年的1月,我們開始北汽新能源的二次創業,當時我們手握著2013年的成績單:2326輛。現在4年過去,我們的銷量是當時的50倍。”對于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來說,最初的2013年的那些首批用戶讓他感恩至今,他把這些信任北汽新能源并一路同行的車主照片一直掛在辦公室的墻上。 突破政策依賴 “10萬輛的突破,不僅是北汽新能源的第一次,在整個純電動領域可能也是第一次。”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表示,最讓他激動的是,這10萬輛里有3萬7千輛銷售來自不限購的城市。這表示,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開始突破對限購政策的依賴,成為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此乃突破之一。
突破充電焦慮 除了銷量的突破,北汽新能源這一年還有很多或高調或低調的其他突破,并且挖了不少人才。高調的突破例如眾所周知的擎天柱計劃,旨在突破電動車的充電焦慮。“北汽新能源是首家大規模推廣換電模式的企業。”根據官方介紹,2017年,北汽新能源建成換電站100多座,投放換電車5000臺,規模位居行業第一。除了換電業務,北汽新能源也是2017年建樁量第一的車企,對私4.2萬根,對公1.4萬根。 突破傳統產銷模式 “產銷模式的突破是把新能源和出行的風口結合。”根據李一秀的介紹,2017年,北汽新能源成為全國排名第四的分時租賃運營商,在全國12個城市投放了8000輛運營車,涵蓋公務、商務、旅游、市內和拼租出行。未來,北汽新能源旨在打造共享航母。
突破油改電開發模式 “我們太期望有一款爆款。”對油改電新車開發模式的突破,可能是北汽新能源關乎產品的根本性突破,為此北汽新能源從全球網羅了各個領域的頂級的專家。2017年,北汽新能源推出了兩款正向開發產品EC180和LITE,其中EC180作為新上市車型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1-11月銷量達到6.5萬輛,位居全球單款純電動車銷量第一,超過Model S和 Leaf。
突破國際壁壘 走出國門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夢想,也是所有中國汽車品牌的夢想。2017年,北汽新能源拿到了國際市場的3張入場券,獲得德國萊茵安全認證、歐盟WVTA出口資質認證和亞洲質量卓越獎。其中德國萊茵安全認證是中國新能源行業的首張入場券。
突破混網模式 與銷量突破相匹配的是渠道建設的突破,2017年北汽新能源建立起獨立的銷售渠道,不再是業界普遍的油電混網。新建銷售店235家,累積達到280家,新建服務站144家,累積達到249家。 其實對于社會來說,還有一份業績比上面的7項突破更有意義。2017年,通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北汽新能源減少碳排放26.5萬噸,為守衛藍天白云貢獻了一份力量。
關于2018和未來:把盤子做大,然后贏者通吃 “當一代基礎設施布局完成,行業會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而競爭往往是贏者通吃、大者恒大的邏輯。”鄭剛認為,只有那些具有資源整合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成為最后的贏家。為此,除了10萬輛的規模優勢,他還首次介紹了北汽新能源正在迅速擴大的“夢之隊”,不乏重金挖來寶馬等國內外各個領域的新能源優秀人才。 鄭剛表示,“把盤子做大的價值高于零和博弈”,北汽新能源將開放平臺,與所有內外創新企業合作,包括不限于技術。
面對未來的逐鹿之戰,北汽新能源將聚焦純電動、無人駕駛、大數據、智能充電和只會出行技術;并掀起新一輪產品普及風暴,續航里程全面升級,打造爆款精品車,力爭保持全國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 據鄭剛透露,2018年,北汽新能源將投放三款具有中國新能源車最高水準智能網聯技術的新車,同時實現L2-L2.5自動駕駛準量產車,2019年成為選配車型。 最后,鄭剛辟謠了關于他去留的謠言。“北汽集團目前從未研究過讓我回集團的人事任命,而且北汽新能源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上市,我們不會臨陣換將,保持團隊的信任非常重要。”他表示,在北汽新能源任職的四年,獲得了很大的成長,就他本人而言,愿意在北汽新能源工作到退休。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