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正式印發了《浦東新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規劃》透露,“十三五”期間,浦東新區將加快推進多層次的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建設,啟動城際線、市區線、局域線三個層次的軌道交通規劃研究和建設工作。 該《規劃》明確了總體目標,是以“管為本,重體系,補短板”為原則,構筑與浦東新區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相協調,與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相適應,與“四個中心”及科創中心核心功能區地位相匹配的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具體目標包括:著力建設“公、鐵、海、空”方式齊全、體系完整、具有全球領先地位的門戶樞紐城市。在持續強化國際海港、國際空港能級的基礎上,以鐵路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完善浦東新區綜合交通網絡和體系。 《規劃》用數據勾畫了浦東新區“十三五”的綜合交通藍圖,其中包括基本建成區域一體、全區暢達、城鄉統籌的綜合交通網絡。圍繞“交通成網”的總體要求,全力推進浦東新區各層次綜合交通網絡建設。至“十三五”末,浦東新區中心城內快速路網基本建成,干道網密度達到2.1公里/平方公里;新增軌道交通約100公里;黃浦江兩岸全面對接,越江通道達到21條,越江軌道交通達到11條。 此外,浦東新區基本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的集約綠色的交通模式。持續加快軌道交通、交通樞紐、公交專用道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效率和水平,全面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主導力和集約性。至“十三五”末,浦東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提高到55%(不含步行)、中心城軌道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客運量比重提高到60%。依托公共交通,浦東中心城內居民上下班平均出行時間在45分鐘以內;南匯新城與浦東中心城之間平均出行時間控制在60分鐘以內。 有了目標作為導向,浦東新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分解為幾項主要任務。例如,構建“公、鐵、海、空”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及集疏運體系,其中要結合鐵路上海東站樞紐規劃建設工作,同步開展鐵路上海東站樞紐配套集散路網的規劃研究并適時實施。重點研究上海東站樞紐與海空樞紐的銜接,努力構建浦東公鐵海空一體化的交通格局。 優化完善城鄉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也是主要任務之一。《規劃》透露,“十三五”期間,浦東新區內高快速路達標里程達到309公里,浦東中心城內(外環以內)高快速路基本建成。具體項目包括:配合市級相關部門持續推動高速公路網建設,啟動S3滬奉高速建設,推進沿江通道浦東段建設,進一步強化浦東新區對外交通廊道;持續推進快速路網建設,推進東西通道建設,啟動濟陽路、龍東大道快速化工程,對兩港大道、金海路、東海二橋接線段等道路快速化開展儲備研究;加快高快速路節點優化,推進凌空路-迎賓大道、S1唐黃路匝道立交建設,啟動東靖路外環線立交、華夏高架路唐黃路匝道、華東路五洲大道匝道等立交節點方案研究。 多層次的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建設也在加快推進。據了解,浦東新區將啟動城際線、市區線、局域線三個層次的軌道交通規劃研究和建設工作。首先,配合市級相關部門開展兩場聯絡線、崇明線等城際線的規劃研究并適時啟動建設。其次,持續推動9號線三期、10號線二期、13號線二期及三期、14號線、18號線等5條軌道交通市區線建設,并結合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和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開展19號線、21號線的規劃研究,并適時啟動建設。第三,結合張江科學城、黃浦江濱江地區、南匯新城等重點地區開展軌道交通局域線網絡規劃研究并適時建設。 當然,公共交通優先戰略也是浦東新區一以貫之的。“十三五”期間,浦東新區將繼續結合公交線網優化,提升公交站點覆蓋水平,實現中心城公交站點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推進周浦東站、航頭東站、金科路站、橫新公路站等30個公交樞紐的規劃建設和儲備研究,推進泥城、書院、合慶等“一鎮一樞紐”的建設;以新能源公交車輛作為公交車輛更新和規模提升的主要車型,使得“十三五”末浦東新區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輛占比達50%以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