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閱兵。這次閱兵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軍隊在軍事、科技、信息以及尖端武器等領域取得的成就,是中國綜合國力的體現。 此次閱兵中,40%的裝備是首次公開亮相,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很高,集中體現了中國軍隊在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迅速轉變的顯著特點。同時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的裝備生產之快和創新制造能力之強。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現代戰爭早已轉變為科技和軍備之間的較量。武器震懾,信息攔截,衛星偵測,無一不是用科技實力說話。儀器儀表可將被測目標的各種非電量信息轉換成可進行測量的電信號,因此在軍事上儀器儀表是武器裝備發展的重要環節。
近十幾年來,發生的歷次局部戰爭中使用的高技術武器上都裝有多種儀器儀表,在對目標探測、精確制導、電子對抗、通訊指揮、故障診斷和自我防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沒有各種儀器儀表的幫助,在現代化戰場上,就好似沒有了眼睛和耳朵,只能被動挨打。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這一句歌詞雖然心態樂觀,卻真實反應了戰時我們的武器狀況并不樂觀,實際上,建國之初,我國在武器裝備上也是捉襟見肘的。49年國家成立時,武器裝備基本上以繳獲為主,能夠自己生產的,基本都是步槍手榴彈等技術要求不高的。 落后就要挨打是當時血與淚的教訓,為了把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建設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建國初期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開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在蘇聯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幫助和我國自身的奮起直追下,中國軍備有了飛躍發展。而一個國家軍用儀器儀表制造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該國武器制造層次的高低,決定了該國武器自動化程度的高低,最終決定了該國武器性能的高低。 現代社會早已進入信息時代,及時甚至早一步獲取戰場信息,是整場戰爭的決勝關鍵。而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儀器和儀表來實現的。近幾年來,我國武器裝備的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已經能夠研制各類高精尖設備。但其他發達國家同樣不斷進步,因此只有不斷提高我國軍用儀器儀表的綜合實力,使之達到甚至領先于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才能在現代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保證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和話語權。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