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美鋁材氧化二車間技術班組、菱王電梯精益小組等四個企業團隊,獲得廣東佛山南海區首屆區政府質量獎的一線班組獎。身著車間工服的一線員工走上領獎臺,傳遞出南海崇尚事業、不拘一格的尊賢重才之心。 正如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所言“質量之魂存于匠心”。四個一線班組的成功絕非偶然,他們分別代表著南海傳統紡織工業、傳統建材、特種設備等三個制造領域,追求極致工藝、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之花。 堅美鋁材:與細節較真的“張怡發們” “很自豪,這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捧著印有一線班組獎的牌匾,堅美集團氧化二車間技術班組負責人張怡發露出笑容。 張怡發所在的班組有11人,作為企業產品質量的“把門將”,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跟各類數據打交道,分析產品跟預期目標的差距,并通過反復的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達到實現產品質量提升、節能環保、成本下降等目標。 堅美集團的主打產品是鋁型材,而著色(表面氧化處理)是鋁型材產品的重要工序,因此氧化二車間工藝技術班組需要研究如何提升著色工藝,從而使產品的外觀和性能更好。近年來,隨著堅美集團把產品的出品率提高至99.7%,“張怡發”們面臨的挑戰更大。
“像太陽能邊框,這是一個黑色系列產品,所以我們著色的過程中必須盡可能去除槽液中的雜質。”張怡發介紹,一開始該產品的出品率只有90%,與企業的指標差距明顯。經過思考后,班組成員詳細記錄了著色過程中的電量數據,觀察其變化規律,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經過半年時間,太陽能邊框的出品率達到了公司要求。” 這樣的經歷已是班組成員的工作常態。張怡發笑稱,他們關注的是“小細節”,通過分析數據、制定目標、進行探索,班組成員不斷推動產品質量提升。“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我們每一個點都要去發揚工匠精神,才把產品做到極致。” 奧麗儂:“硬漢連”推崇品質至上 在奧麗儂集團,“維修部”被視為企業的保障部門,參與生產前、中、后所有環節。這支由19個鐵血男兒組成的“硬漢連”,工齡最長的主管歐順利已經在這里干了18年,憑借著對工匠精神的堅守,他們為企業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 “他們對產品的細節要求非常嚴苛,而且時刻在思考‘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提升智能化’。”奧麗儂董事長助理周黎說,這是一支時刻把品質放在心上的隊伍。 他們之所以如此執著,與奧麗儂集團的企業文化不無關系。“企業定義的工匠精神是‘敬業愛崗、認真負責、主動創新’,為此,企業提出了‘三專’和‘三心’的要求,要求生產時要專心、專注、專一,對待產品和客戶要用心、誠心、交心。”一位班組成員表示,正是在這一文化的熏陶下,維修部的所有成員始終堅持對品質精耕細作、精細求精,對工藝鍥而不舍、追求卓越,不斷進行機器設備改造,創造了很多一線神器,研發了很多智能化設備。如今,他們的7項改造成果在內衣行業得到推廣,節省了企業生產成本、費用,同時也提高了產品品質。 這樣的良性循環還將在奧麗儂集團繼續——一個叫做“說給他聽、做給他看、讓他做做看”的“師帶徒”培訓機制,正在通過工匠代代相傳的方式讓“品質至上”的理念在企業傳承。 菱王電梯:人工嚴謹與設備革新齊頭并進 作為載人特種裝備,電梯的制造、安裝、維保每一環節都關系安全,固件焊接工作更是重中之重。負責電梯轎廂鈑金鉚焊的菱王電梯WINONE精益小組20多名成員中,全部持證上崗。精益小組的專注與認真是對市民們生命安全的負責。 “電梯焊接焊接的結果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靠過程控制,對于工作人員的考驗就特別大了。”菱王電梯直梯制造部部長戴命夫表示,焊接工作對流程把控要求非常嚴格,必須確保每一個環節到位,才能確保產品質量。而菱王電梯確保質量的秘訣,除了有精益小組這樣的嚴謹負責的一線工人,還有自動化生產。
2016年8月,南海區政府提出建設“全國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利用智能制造,促進南海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而菱王電梯早在2015年,便開始了工業智能化的探索,引進自動化生產裝備,戴命夫認為,自動化生產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進程,當產量提升到了一定規模,產品生產就更加要求標準化,此時引進自動化生產是必然選擇了。 隨著企業生產的智能化,作為一線工人的精益小組,也進行著自身的轉型升級。“自動化生產并不是不再需要工人,而是對工人提出更高要求。”菱王電梯針對一線工人設置了包括內部講師制、赴外委培在內的一套培訓制度。精益小組在這些培訓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在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后,精益小組經過近兩個多月的培訓,完成了從機床工人到自動化工人的蛻變,而一些自動化焊接工業設備的參數也由他們提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