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屬于高科技產品,擁有者較為復雜的產業鏈。按照上 下游可以分為產品研發制造試驗、飛控系統、動力系統、周邊設備的研發制造、整機組裝、 產品銷售及產品服務等環節。隨著技術的發展,軍用和民用無人機產業鏈逐步完善,并伴 隨著一批優秀的,真正有技術的企業不斷涌現。無人機產業鏈主要參與者除了用戶端,主 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整機制造商,代表企業有GoPro、大疆等;一類是為無人機硬件 和軟件(芯片、飛控、電池、GPS、陀螺儀、動力系統、電子元器件等)的上游供應商, 代表企業眾多。 據統計,中國生產了全球約 94%的無人機產 品,在消費級領域,大疆的全球市場份額高達 70%。美國奧本海默金融服務公司最新發布的《全球無人機行業報告》顯示,美國民用無人機運營商使用的無人機產品來自的廠家中排在前五的是大疆、3DR、Sensefly、Yuneec、Trimble,其中大疆約占 85%左右的份額, 已經成為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的絕對龍頭。 我國無人機多達 400 家以上, 我國民用無人 機龍頭為大疆創新,但隨著其他科技巨頭如小米、騰訊及海康威視等紛紛進入及易瓦特登錄新三板,無人機行業競爭加劇。大疆創新作為行業龍頭,其飛行控制系統及云臺等技術 都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就無人高端機芯片制造廠商來看,目前還是主要集中在因特爾、高通等國外企業。芯片涉及到算法,對未來無人機的智能化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無人機像其他大多數高科技產品一樣,也經歷了 從軍用到民用這一過程。軍用無人機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 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但民用無人機真正蓬勃發展是在 2010 年大疆無人機被市場所熟知之后。這是無人機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無人機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機遇。 目前,民 用無人機包含消費級無人機和工業級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主要應用在航拍領域;工業無 人機在電力、物流、農業、林業及安防等領域,大多數可以融入計算機的分析計算和人的感知,輔助人們更為直觀和高效地洞悉大數據背后的信息,成為大數據的采集器,應用范 圍不斷擴大。 國務院 2016 年 10 月發布了《關于完善農村 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12 月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都闡述了農村土地權利改革的主要著力點是農村集體產權 制度,將農村土地視作一種歸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整塊資產,單個農民持有的是農村集體資產的一部分股權,而不再將農民所有權具體確權到某一零碎的小塊土地上,并且 以整塊土地為單位進行流轉,將使現有零碎的農業土地轉變為整塊的集體所有土地,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統一的耕作規劃,農業土地得到整塊化。 截至 2016 年 6 月,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達到 4.6 億畝,超過承包耕地總面積的 1/3, 在一些東部沿海地區,流轉比例已經超過1/2。 零碎的土地不利于使用植保無人機進 行空中噴灑。原因有二:一是零碎的土地耕作的經濟作物不統一,無人機在對零碎土地撒藥的同時很容易將一種藥物噴灑到其他地塊上,而由于農藥對非目標作物一般具有相當毒 性,很容易造成經濟損失;二是對公司而言,為零碎地塊提供無人機噴灑服務不具備經濟性,為零碎地塊使用無人機將難以攤薄無人機前期投入以及飛手培養等固定成本。 截止到 2016 年上半年,完成土地流 轉為 4.2 億畝,植保無人機服務規模為 500 億元。世界范圍內大量使用植保無人機的國家有美國、日本、歐洲各國、澳大利亞等。在國家大小、耕地面積、耕地條件復雜性與氣候 多樣性等方面我國與美國具有相似的特征。美國現有耕地絕大部分是形成整塊的大規模地塊,可視為中國未來土地改革完成后的耕地形態;同時,美國現在植保無人機領域內相對 成熟,其無人機覆蓋比率可視為中國植保無人機成熟后可覆蓋耕地比率。基于以上假設, 2015 年,全國耕地面積為 20.25 億畝,美國植保無人機覆蓋面積達到總耕地面積的 42%。 推算后中國植保無人機成熟后可覆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 8.51億畝左右,每年植保無人機服 務的市場規模為 1000 億元。 農村人口因城鎮化自 1996 年至今減少了 2.5 億人,農村人口大幅減少,農民耕地所得收入相比城市就業而言毫無優勢可言,勞動力的減少導致了人工噴灑農藥成本的上升, 植保無人機相比之下在用水量、用藥量、作業價格等方面具有經濟上的優勢。計算得出相對于人工植保,植保無人機每公頃將節約 45 元。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