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全國總工會召開民生專題新聞發布會,全總新聞發言人、宣傳教育部部長王曉峰通報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總工會和各級工會協助黨和政府改善民生、服務職工、擴大職工獲得感的舉措和成效。 王曉峰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出臺了一系列惠及職工群眾的民生政策,職工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2013~2016年,職工工資增長水平與GDP增長基本同步,行業、地區、群體工資差距逐步縮小,城鎮新增就業連續五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王曉峰提到,在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去產能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伴隨去產能的過程就涉及到職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王曉峰說,就業問題解決得怎樣,不僅直接關系到改革的推進程度,也直接影響到職工隊伍的穩定以及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2016年4月,人社部、全國總工會等7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過程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意見》,對多渠道分流安置職工,促進轉崗就業創業等提出明確要求。同時,各級工會積極參與到地方化解過剩產能規劃和配套政策的制定當中。比如山西省總工會制定下發了《地方工會做好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清單》、《企業工會做好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清單》,對各級工會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據介紹,全國總工會已經從三方面著手,深入開展職工就業服務,努力讓每一名職工就業有出路。一是送政策幫助職工就業創業。二是送崗位幫助職工量身定制“好工作”。三是送技能增強職工立身之本。 王曉峰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上就是要淘汰一批無效的供給,增加人民群眾所需的高品質的有效供給。這種高品質的有效供給,一個前提就是需要高素質職工來生產、創造。 中國工業報記者獲悉,全國總工會把提高職工素質作為事關全局的一項重大任務來抓。一是加大頂層的設計。今年4月份印發由全國總工會牽頭起草的《新時期產業工人改革建設方案》,明確提出,要著力造就一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 二是結合生產生活來提升勞動者素質。主要就是開展勞動技能競賽,通過勞動和技能競賽,來激勵廣大職工學技術。今年以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工程、“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各地工會、各產業工會相繼開展了一系列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通過勞動競賽營造了一個學技術、提素質的濃厚氛圍。 三是通過樹典型帶動廣大職工素質提升。勞動模范、大國工匠是從一線職工中脫穎而出的,他們本身就是職工身邊的榜樣。近年來,全國總工會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叫響做實“大國工匠”品牌,通過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打造全國示范性工作室,開展多種形式的職工技能培訓、崗位練兵、網上練兵和技術創新。 四是著力提升農民工的素質。農民工是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數量很大。近年來,全國總工會把提升農民工素質作為提升職工素質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來抓,深入開展技能培訓促進計劃,每年要向300多萬農民工提供就業和創業培訓。 五是多途徑提升農民工的整體文化素質。針對農民工開展文化送溫暖,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特別是在農民工聚集區,如工地等,加大職工書屋、電子職工書屋建設。據悉,職工書屋是工會的一個重要品牌,今年正好是10周年。目前全國職工書屋已達10萬多家,服務職工達5000多萬人次,“職工書屋”已被納入《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列入公共文化設施范圍。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