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汽車的普及,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也在直線的升高,想要克服如今交通安全的狀態,智能汽車是一個可行有效的辦法。分析認為,智能汽車在發展初級階段,通過先進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有助于減少50%-80%的道路安全事故;在智能汽車的終極階段,即無人駕駛階段,甚至可以完全避免交通事故,將人從駕駛過程中解放出來,這是智能汽車的核心價值所在。 不久前,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2017年智能汽車將大規模上路,2035年前,全球將有1800萬輛汽車擁有半自動駕駛功能,1200萬輛汽車成為全自動駕駛汽車。在這場汽車的發展盛宴中,我國將成為汽車智能化市場開拓重點及利潤增長點。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財政學會顧問賈康認為,今年既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制造2025”全面實施之年,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將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其中智能汽車是主攻方向之一。賈康還指出,在社會需求上中國有非常好的契機,智能化汽車在中國有非常獨特的社會學效應,比如交通堵塞時,可以把人從枯燥駕駛體驗中解放出來,帶來極大的方便;國內污染問題比較嚴重,智能化、電動化可以提高駕駛效率,因此不管是社會還是個人都有大量需求。 無疑,智能汽車領域正在成為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互聯網企業之間比拼的新戰場。過去汽車以機械結構為主,而在智能汽車中,電子零部件的成本占比將會達到整車的一半以上,大量的雷達、傳感器、通信、攝像頭、監控、檢測、娛樂系統將會被裝載在汽車之上。 長久集團奧嘉世茂總經理沙永春認為,在汽車電子新技術研發上,零部件企業很大程度上走在了整車企業的前面,在國內智能汽車產業這一風口加速到來的背景下,以保千里集團為代表的零部件企業的技術研發紛紛提速。在他看來,零部件企業期望通過前瞻性布局來搶占此輪較量的技術制高點。 聊起汽車電子領域的國外競爭對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合肥工業大學兼職教授虞明坦言目前國內汽車電子零部件技術與博世、大陸等供應商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國內產品無法追趕往往被歸因為產品技術成熟度還存在差異,在虞明看來,技術的成熟度,部分取決于零部件供應商的研發投入,是包含人員費用、設備成本在內的長期投入。而他也認為,深耕技術研發的國內零部件企業正在不斷進步,逐漸縮短與國際巨頭企業的差距。他指出,差異化競爭策略正在使國內零部件廠商的市場份額快速增長。在整車廠匹配服務上,國內零部件企業可以憑借本土化優勢減少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面對國外企業不愿投入研發的自主品牌小量市場,可以成為國內零部件公司的突破口。 近來,BAT等互聯網巨頭在智能汽車領域動作頻頻——百度和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發布“智慧汽車戰略”;阿里與上汽聯手打造的首款互聯網智能汽車榮威RX5插電混動版正式亮相;騰訊聯合富士康、和諧汽車等投資的和諧富騰汽車項目啟動……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董事、副總裁陳楊輝認為,受互聯網企業造車的沖擊,在智能汽車領域,零部件企業和互聯網公司完全可以憑借各自的新技術達成直接合作。零部件企業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繞開了整車廠,將直接造成以整車廠為主導的傳統零整關系發生變化。 汽車產業的發展是一部變革史,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不斷顛覆著人類對傳統汽車的認知。但專家指出,雖然智能汽車產業前景可觀,但其發展也面臨著基建設施、安全保障、法律和道德規范等各方面的制約。各方應加強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構建智能交通技術創新體系。政府有關部門要完善政策法規,加快制定自動駕駛汽車標準法規體系,研究制定自動駕駛汽車國家戰略規劃,加快推廣車聯網、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汽車融合技術應用。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