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5月12日報道,汽車研究公司凱利藍皮書近日表示,到2021年,飆升的成本可能會使日本大量的汽車制造商減少到只剩下3到4家。 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是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擁有包括世界最大汽車銷售公司豐田在內的至少八家汽車領先品牌,而同樣是汽車生產大國的德國和美國,卻只有極少數主導品牌可以與之相提并論。 汽車產業曾經是日本經濟實力的象征,然而目前卻面臨低迷局面。豐田利潤暴跌,三菱汽車一直深陷燃油經濟性丑聞,即便供應商也未能幸免:安全氣囊制造商高田繼此前大規模召回之后,也在12日宣布四年中的第三次季度凈虧損。 據報道,凱利藍皮書汽車行業資深總監卡爾 布勞爾在接受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未來五年日本汽車行業可能整合至3到4家,未來5至10年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汽車制造商將消失。他表示,汽車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因此強強聯合的方式更加有效,如果不是大型汽車制造商,很難負擔起研發費用。 在布勞爾做出這個大膽猜測之前,12日日產及三菱確認表示正在進行合作談判,據路透社報道,在該合作協議中,日產將支付11.85億美元收購三菱1/3的股份,成為三菱最大的股東。 全球企業增長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汽車頻道副主席維微克 維迪亞表示,汽車行業已經成為規模經營的產業,全球化正無情的淘汰那些無法擴大規模的企業。 事實上,在未來全球產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兼并、收購或資本聯盟等行業整合的形式可能是十分明智的。 美國汽車專業調查公司思邁汽車信息咨詢公司亞太地區總經理James Chao表示,汽車行業的燃料效能與安全方面的監管不斷升級,汽車制造商將在這些領域投資數十億美元,這將會影響利潤的百分比水平。而且當汽車發展的更加復雜時,汽車的質量問題就變得越來越令人警惕。 4月,三菱汽車承認篡改62.5萬輛汽車的測試數據,夸大其燃油效率。其中包括46.8萬輛日產車型。最近的汽車丑聞中,包括大眾、三菱篡改燃油經濟性測試數據以及高田安全氣囊故障事件,受這些事件影響,關于加大行業監管的呼聲越來越高。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